一周长三角创新引领区域合作

一周长三角

3.-3.8要闻回顾

导语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持续   娄勤俭来到省自然资源厅,看望慰问集中办公的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专班,观看我省自然资源成就展,详细了解全省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等情况,充分肯定近年来我省自然资源工作取得的成效。随后,娄勤俭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我省沿海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情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沿海特色风貌塑造研究情况以及启东市发展总体规划、连云港连岛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负责人深入研究探讨新发展阶段沿海高质量发展。

娄勤俭说,省委高度重视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去年结合“十四五”重点课题调研作了深入研究,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为江苏“十四五”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抓手。回顾总结江苏沿海发展的历史传承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要求思考谋划沿海地区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充分彰显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娄勤俭指出,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以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深度策应“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科技兴海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坚持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沿海发展放在全省江海河湖协同发展格局中系统谋划推进,通过江海联动、河海联通、陆海统筹、湖海呼应,实现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要在国际竞争格局和全国区域布局中找准坐标、高点定位,加快建设产业高端、交通畅达、生态良好、生活幸福、治理有效的高质量发展要地,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服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支点。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扎稳打,坚守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底线,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江苏沿海地区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令人向往。

娄勤俭强调,当前要继续抓紧编制好规划,把沿海高质量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很好地衔接起来。要加快推进既定事项、重大工程建设,更大力度推进标志性亮点建设。

  

来源:扬子晚报

0

01年长三角数字化转型大会在苏州举行

3月4日,01年长三角数字化转型大会暨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年度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举行。会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联合会成立,相城发布数字经济+场景机会清单,为数字化转型激活创新潜能,共同推动长三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篇章。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领域,正成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得益于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有力带动,江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胡学同说。会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联合会揭牌,一市三省将以联合会为载体,做好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集群建设。现场还发布了《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强链拓市”白皮书00》,以1个优秀解决方案展现保“双链”、强“智造”、促“循环”成果。苏州相城区具备长三角区域核心枢纽等独特优势,正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主动释放数字化转型机会,相城区在大会现场发布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四大领域+场景机会清单。清单涵盖:围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推动政务、商业、企业、金融、民生等领域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加快数字人民币商户端场景全覆盖、个人钱包全开通;面向全区公园、学校、医院、社区、写字楼、产业园等区域,打造智能驾驶3个示范应用场景;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支持标识解析节点建设,支持多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创新应用工程;强化区块链技术在各细分领域的应用,推进区块链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新建区块链应用场景项目30个。苏信数字化转型研究院、华为(苏州)联合创新实验室、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在相城揭牌落户,蓝卓、琅润达、腾云数据等近3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集中入驻相城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园。“当前,相城区聚力构建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实施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推进机制。”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说。据悉,截至00年,相城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累计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家,其中五星级上云企业8家。今年还将实施个以上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聚焦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相城已先后获批江苏省唯一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省唯一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等多个“第一”“唯一”。来源:新华网

浙江

01

杭州钱塘科学城揭牌设立

3月5日下午,杭州钱塘科学城在杭州钱塘新区揭牌设立。那么,钱塘科学城在哪里?钱塘科学城将给杭州带来些什么?大家对钱塘科学城的未来有哪些期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结合从挂牌以上了解到的相关内容,为大家简单梳理如下:杭州钱塘科学城在哪里?钱塘科学城将以环大学城区域为核心,涵盖下沙高教园区、大创小镇、医药港小镇、综合保税区,联动“创新成果转化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辐射带动钱塘新区全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钱塘科学城将为杭州带来什么?在杭州钱塘科学城的揭牌仪式上,杭州钱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杭州钱塘科学城,是钱塘新区贯彻落实全省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杭州市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钱塘新区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前,杭州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05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规划形成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以钱塘科学城、杭州高新区(滨江)、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为支撑的联动发展战略布局。计划到年,钱塘科学城成为高端创新资源汇集、特色领域技术创新全球领先,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水平全国领先,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基本建成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都市型城区。钱塘新区设立科学城的优势有哪些?杭州钱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钱塘科学城的建设有三大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二是产业基础,三是创新资源。从区位交通来看,钱塘新区是杭州都市区的东部门户,区内交通便利。从钱塘新区出发搭乘地铁1号线便可直达杭州火车东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此外,地铁7号线和年内即将开通的地铁8号线,也将让新区出行更便捷。杭州绕城高速、杭绍甬高速、德胜快速路以及未来将建成的钱塘快速路等,将构筑起钱塘新区更快速便捷的路网从产业基础来看,钱塘新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自贸区,有着非常雄厚的产业基础,集聚了史陶比尔、松下、辉瑞、默沙东等龙头企业。同时,新区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柔性制造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具有核心产业优势。新区集聚了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钱塘科技创新中心、浙大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院所。从创新资源来看。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在杭州钱塘新区,14所高校集聚了5万师生、4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是全国“产学研示范基地”“高等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同时,新区拥有30余家科研院所,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生物技术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新区还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杭州园区)核心建设区,拥有国家高企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4家、市级以上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16家、市以上产业创新综合体6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8家。钱塘科学城的未来将会怎样?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钱塘科学城的建设将遵循国际视野、系统谋划,立足特色、精准聚焦,内整外引、开放集聚和产城融合、机制创新四大基本原则,着力打造成为应用技术策源新高地、未来经济集聚新高地、令人向往的都市型城区。在产业方面,计划到05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亿元,营利性服务业收入达到亿元;力争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各类指标显著提升。在技术供给方面。力争到05年,RD投入强度达4.5%,国家级研发机构落地、企业承担国家级项目有新的突破,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翻番。在基础创新方面,力争数字经济产业营收达到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达到0亿元等。在一流人才创新创业氛围方面,力争到05年,建设个重点学科,集聚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新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00人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万件,集聚创投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亿元。在城市建设方面,力争到05年新建11个优质中小学,提供套人才租赁房,形成活力四射的新型科创空间、绿色生态的宜居空间、复合多样的城市空间。来源:钱江晚报

0

对接长三角高端要素,嘉善大云沪上签约1个项目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3月5日下午,嘉善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暨大云现代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大美云集·美美与共”为主题,来自长三角的80余名商界翘楚、业界精英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共享商机、共谋发展,为嘉善大云进一步融入长三角搭起了平台与桥梁。会上,共有1个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45亿元。其中,预计总投资约40亿元的中国未来乡村产业生态谷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原来前期,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与嘉兴市签署了关于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落户嘉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红利释放,未来的嘉善大云将以“C位”打造可持续发展乡村产业生态圈,并成为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永久会址。亮眼的项目不少。当天会上签约的大云区域交通服务区开发战略合作项目,由大云镇与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大云区域交通服务区综合体、文旅加产业建设配套等多业态板块开发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将实现交通及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产业旅游等多产业的提升。此外,新落户的广东奥动文化战略合作项目,将通过大云镇与广东奥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在知名动漫IP授权、特色产业导入、主题乐园打造、演艺市场开拓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大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会上,大云镇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大云接轨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各项优势,并向长三角客商发出邀请,诚邀与5G通信产业相关的物联网、车联网、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及三产服务业或旅游项目来大云投资兴业、成就梦想。“大云作为美丽嘉善的迎客厅、长三角一体化会客厅,是沪杭高速、沪杭高铁接轨上海的浙江第一镇。新时代的大云,不仅是干事创业的热土,更是广大企业家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大舞台。”大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旅管委主任高敏丽表示,大云镇具有交通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等,是全面融入长三角,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近年来,大云镇充分发挥地缘和人缘优势,主动接轨大上海,全面承接上海的产业、金融、人才辐射,着力打造上海产业配套的“加工园”、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农产品供应的“果蔬园”,正从长三角“地理中心”迈向“舞台中心”。经过多年沉淀发展,大云镇5G通信、智能传感、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小镇西部.3平方公里的工业板块以全域旅游的思路,按照对标德国、3A级景区的标准建成的中德生态产业园集高端产业、商务服务、生活配套为一体,成为“三生”融合、产城融合的典范。眼下,大云正大力推进总占地亩的现代通信产业园建设,围绕5G通信、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培育“链长型”企业。如今,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智慧小镇建设,大云镇便民服务事项从6项增至54项,特别是建立了主动送政策礼包、主动会商破难、主动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三主动”营商机制,为来大云投资兴业的项目企业营造了最优营商环境。未来,大云镇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接上海在产业、科创、开放平台、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融入大上海、联动长三角。来源:浙江新闻

安徽

01

安徽省公布01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人民网安徽频道获悉,《安徽省01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已于近日印发实施。全省纳入计划的项目总数达个,年度计划投资1.48万亿元。其中,续建项目个,计划开工项目个。全年计划竣工项目个。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计划编制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共安排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的项目个,占比为.36%,年度计划投资.39亿元,占比为0.96%。二是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着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企业)创新平台等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共安排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47.48亿元。三是围绕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突出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紧扣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投资力度,共安排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9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个、增长1.59%。四是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发展。大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河流湖泊、城市防洪保安能力,推进一批铁路、公路、水运、机场项目和农林、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共安排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4.0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4个、增长4.05%。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芜湖:打造辐射长三角的工业互联网创新高地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3月8日,《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01-03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和《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的通报新闻发布会在芜湖市企业服务中心召开。《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立足于我市在“十四五”时期打造全国率先迈向中高端的“智造名城”的战略目标,到03年底,建成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的工业互联网“创新高地”。

真金白银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

企业工业互联网的改造一定意义上是高水平的技术改造。记者了解到,本次出台的政策对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的标杆示范培育企业给予比一般技改更大力度的支持。据了解,此次技改对企业投入不设门槛,投入补贴范围不仅涵盖设备投资还包括软性投资;奖补比例也有所提高,根据投资梯度分别比普通技改增加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不等。另外,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新认定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给予万元和万元的支持。入选国家级和省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一次性奖补支持。优秀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是企业改造升级的关键保障,对在我市落户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按照服务芜湖本地企业收入和主营业收入分别给予含金量高的补贴政策,单个服务商年度补贴最高可达0万元。

18项任务解决企业痛点、难点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六方面18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推动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在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方面,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施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平台体系壮大行动方面,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与海尔卡奥斯、华为、腾讯等国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特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

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面,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工业APP,形成一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在生态体系构建行动方面,构建创新服务生态体系,充分发挥芜湖市“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作用,支持产学研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汇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目录。

在标杆示范培育行动方面,支持工业互联网应用,以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信息、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为重点,依托有条件的企业,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总结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典型案例。培育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培育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培育精益化管理示范企业。在安全保障强化行动方面,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服务能力。

锻造开路先锋推进全市改造

《实施方案》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通过汇聚一批优质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力争通过培育家标杆示范企业,锻造我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形成的3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推动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入长三角先进行列,以点带面,从而推进全市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

《实施方案》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一是面向全国引进10家业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培育一批本土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支持有条件的区打造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集聚区。二是打造1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总结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典型案例。三是培育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四是培育40家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等新模式应用探索。五是培育30家精益化管理示范企业。

下一步,我市将从“建网络、用平台、筑生态”三方面共同推进,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化升级。全面改造优化我市重点工业区域的企业内外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我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全行业推动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构建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典型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增强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能力。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nr/11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