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511/4621592.html
点击上方蓝字:浪花文艺,免费订阅本刊!
刊名题词:著名书画家 杨潮
点击上方,聆听音乐!
文/吴诚龙编辑/书中浪子组图/吴诚龙
“东方之子”作家——金秉英老师吴诚龙(江苏)金秉英老师曾经是活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女作家。学生时代,曾是学生代表,是北京首届妇女参政协进会会员。参加过“五四”后北京学联的活动。她是当时北平城里第一位女记者,是北京民主妇联的领导者之一。她的晚年是在镇江度过的。有人说她在镇江隐居了二十年,就在这隐居镇江的二十年中,她曾担任过我所读中专的语文老师。她退休以后,重新动笔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才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93年12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白岩松在“东方之子”节目中采访了她。当时,她是作为艺术家中作家被采访录像的,是全国被采访的十三位作家之一。她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一年级时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了。《北京晚报》副刊《余霞》当时就曾连载了她的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沾泥絮》和《红楼丽影》。年她从北京女师大国文系毕业,被聘为北京《世界日报》妇女界编辑,成为当时北京城里第一个女记者。之后,又为北京《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写了长篇连载小说《春天》,《女诗人》,《大圆镜中》等。“七七”事变后,她不肯做亡国奴,背井离乡,到处流亡。受人民爱国主义精神感召,满怀抗日救国激情到了上海,担任上海《新闻报》儿童妇女半月刊的编辑。上海沦陷,她又去了香港,为香港《立报》写了长篇连载小说《蓼莪》。流亡中,她看到许多愚昧,迷信,落后的情况,激起了她当教师的责任心,感到提高人民素质是一个师范生的天职,感到自己应该担负起来。所以她决心去当一名教师,通过教书,直接去宣传民族文化和爱国精神。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直至解放后她先后在北京,新疆,天津,沈阳,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地中学教书。她热爱教师工作,她说:我只要听到上课铃声一响,便觉得精神抖擞;走进教室,走上讲台,顿有一种崇高的感觉。我甘愿做一辈子的蜡烛,燃烧我自已,照亮别人,无怨无悔。她是在年左右随着爱人工作调动而调到我们学校的。当时学校处在筹建阶段,仅有一座四层红砖楼房校舍,校舍楼前边是一块不大的空地,空地前面是几间老式的旧平房。正是新生开学时间,一批新调来的老师也初到学校。后来知道,这些老师都是学识渊博,有丰富教学经验,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从高校和一些名校调来我们学校的。由于条件简陋,印象中,老师就集中在几间办公室。在其中一间教师办公室里,第一次见到金秉英老师。她高高的个子,面容端庄,带一副金丝眼镜,烫过的的头发,蓬散在脑后,很是自然。穿着一件质地不错,颜色深蓝的旗袍裙,上身穿一件灰色对襟的纽扣羊毛衫。给我的感觉,这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金秉英老师不是我们班的语文任课老师。记忆中,她也曾给我们上过课。她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课文,清新悦耳,她对课文深入浅出地讲解,能吸引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倾听。此情此景,仿佛昨日,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那场众所周知的“浩劫”,学校停课了。不少老师受到了不该受的冲击,批斗,金老师也在其中。从贴出的大字报中,知道金老师的婚事曾有过变故,她的前夫叫萨空了。(后来我才知道,萨空了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曾是中国民盟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萨空了在那场“浩劫”中受到了迫害,也莫名其妙的株连到了金老师。后来,教师得到了“解放”,学生和老师有了一定的接触。我和几位同学曾经到过金老师的家。她家当时住在山门口街市图书馆的一间平房里。她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好像是谈批斗学校当权派的事,她当时曾说过一句话:你们很年轻,不能冲动,不能搞体罚和侮辱人格的事。她说这句话时那种认真严肃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好感。毕业分配后,我被分配到郊区工厂上班,和学校老师几乎都没有了联系。后来听说金秉英老师在年就因病退休了。大概在82年左右,我住到了花山湾。有一次,我在医院门口,遇到了金秉英老师。我上前请教了她。已经十多年没见了,她似乎感到十分意外,脸部表情上的淡淡微笑,让我感觉到她知道我是她的学生,但一定忘记了我的名字。她比以前苍老多了。一口普通话,还是那么好听。我问她身体还好吗?她告诉我,眼睛不太好,腿脚走路不是太方便。还动了动手中的拐棍说,离不开它了。她并问了我,现在在哪里工作,我说在谏壁镇江化工厂,她忽然似乎想起了什么,说,噢,你是化工班的,我连忙说,是的。我说,曾经去过你家,在山门口图书馆。她说,现在我就住在前面,老北门。并指了指前面不远处一栋红砖三层楼房。她告诉我,她住在顶楼。当时她并邀请我去她家坐坐,我忙着去办事,就匆匆和她告辞了。望着她的背影,她柱着拐棍,慢慢的向那栋楼房走去。我心中感觉到,人到老年的凄凉。后来,几次同学聚会,都没有见过金秉英老师。我退休后,先后接触过有关她的一些资料,才知道,她在年2月就去世了。她退休后,因骨质增生,不方便走动,就退居息游,闭门读书。她在《莫道桑榆晚》一文中说,“门厅冷落,思乡念旧之情渐生......心中便泛起往日无可追回的遗憾;而幸福,也只有在回首之时,才看得清清楚楚,竟是在那点点滴滴,流逝的时光之中。”她受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启发,愿将自己的一生有过的经历,以小说形式,作为点滴的历史资料,留下来。于是她又重新拿起搁置了四十余年的笔来写作。写了长篇小说《京华女儿行》,《燕子天涯》,《大漠红柳》。她与她的学生林海音(原北京新闻专科学校的学生),取得联系,写了思乡忆旧的系列散文《京华寻梦》,又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昙花一现的友谊——忆萧红》,中篇小说《八旗人家》等。并在台湾《新生报》发表了《黄卷青灯伴古佛——忆辜鸿铭女公子辜娜娃》。还写了《满眼风光北固楼——北固山散记》,《山压蓬莱第一家——金山的历史和神话》,《万叠江山工绝唱——焦山话古》,《梦溪园与沈括》,在台湾《历史》月刊发表,并被美国纽约《世界日报》转载。她在给朋友的信上说“对我来说,时光已近黄昏,我还在文学路上跋涉,是辛苦。但是只要一个人有信心,自强不息,一定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年12月27日金秉英老师在她84岁的高龄时被批准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说:我一定不会辱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称号。这位近九十岁的老人对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真的让人感动。就在那几年,中央电视台对她进行了“东方之子”录像采访,市作协,妇联联合召开了她的作品研讨会。市新闻媒体也对她进行了宣传报道。我读了金秉英老师的散文集《京华寻梦》,被她简洁优美的文笔所深深吸引。这篇散文分成《京华寻梦》《抗战追忆》《怀念故友》《镇江名胜》四个部分,是应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之约创作的一部优美的散文集。文字优美洗练,文采动人。作者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都经过认真仔细的推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于琐屑中含隽永,在平淡中见哲理,给人启迪,感动。台湾一读者在读了其中的一篇《天上人间忆沉樱》后,给林海音写信说:在台湾四十年来从未见过这样好的文字,读了这篇文章后才叫人知道文字洗练的功夫!给人有无穷的回味。自然规律不可抗拒,金秉英老师离我们而去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和遗憾。她作为一名教师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教师职业的崇高品质令人敬佩。遗憾的是,在我们学校教书的时间太短了,没有能施展她的才华,本来应该是桃李芬芳的。在她的晚年却曾有过冷落和凄凉,作为她的学生,对老师了解和关心不够,我感到深深的内疚。但我又为她没有消沉而感动。她在文章中曾说:我更喜欢晚霞,那半天夕照,千片彩霞,激励我珍惜桑榆晚景,自强不息,我要昂首阔步,走完这生命最后一段旅程。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她的学生都已经是古稀老人了,我相信金秉英老师的人品,作品,她珍惜桑榆晚景,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我们。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吴诚龙网名风中竹原在一个大型化工企业担任领导工作。退休后担任镇江老年大学作家协会理事,是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市诗词协会会员。
本期编辑简介:
李淑华,书中浪子,女,年出生,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丹阳市作家协会、丹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镇江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丹阳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丹阳市乒乓球协会、练湖乒乓球俱乐部会员,丹阳慈善总会义工、丹阳护生小居、丹阳凤凰慈善、丹阳如意慈善会员,曾在《青年诗林》《镇江师专》《丹阳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英语之友》《扬子晚报》《作家天地》《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在《同步悦读》《作家平台》《一线作家》《人民杂志》《新长江文学》《艺术荟萃》《女人花文学》等微刊及大小网站论坛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篇。《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专栏作家,《浪花文艺》创始人、总编、主播。年8月出版散文集《浪花飞歌》。
作者风采:
画家简介:
杨潮年生,丹阳人。自幼秉承家学,师从著名画家吕去疾、赵良翰、顾莲村、荆位辰、张祖源等。正则画院成立后,经常受到名誉院长著名画家亚明的教诲,指画曾得著名画家钱松嵒的指点。年结业于北京大学分校。擅长雨景花鸟画法。作品屡次在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奖,先后在美国亚特兰大、英国考文垂、日本仙台、北京、天津、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单位收藏。年4月应日中友好协会之邀出访日本,《每日新闻》刊载杨潮访日进行书画交流的照片。年荣获地方政府文学艺术成就奖。其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郑州等地多个艺术品拍卖行上拍,并入编《江南名家书画选》、《中国花鸟画集》、《中国手指画百家作品集》、《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精品集》等近百部专集。著有《杨潮美术文集》、《杨潮百鹅画集》、《杨潮花鸟画集》、《杨潮画鹰集》、《杨潮莲花画集》、《写意画鹅技法》、《汪吉麟研究》等。艺术简历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录》、《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数十部名人大辞典。曾任丹阳正则画院院长,丹阳正则艺术学校(职高)校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曲阿国画院院长、江苏科技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兼职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文联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中文:我读了金秉英老师的散文集《京华寻梦》,被她简洁优美的文笔所深深吸引。
英文:IreadteacherJinBingyingsprosecollection"BeijingDream",andwasdeeplyattractedbyherconciseandbeautifulwritingstyle.
日文:私は金秉英先生の散文集「京華寻夢」を読みました。簡潔で優美な文章に心を引かれました。
《浪花文艺》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yx/1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