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军事广播改革的历史方位与路径想象

本文版权归《中国广播》杂志所有

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前言

历史经验是军事广播创新发展的依据和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我国军事广播与人民广播事业同步,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算起,已走过77年光荣历程。战争年代的广播军事宣传是为夺取战争胜利服务的,除及时发布中央军委的重要指令和战事动态外,还担负着为前线鼓舞士气、瓦解敌军,以及教育群众等重任。从那时起,这些功能和作用确立了军事广播在人民广播事业乃至整个中国新闻事业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一、在“新型全球化”挑战中拓宽军事广播传播的新视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了国际经济和产业分工的格局,数字化、服务贸易和创新经济已经重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竞争格局,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趋向多元平衡。在全球体系中,任何主权国家若要实现国家利益都必须以开放和融入全球体系作为基本的政策取向。

正是在此种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性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力量走向世界,军事力量也必然“走出去”。中国军队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迈出国门,履行国际义务,展示大国形象,维护国家利益。

当然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中传媒资本的全球流通、文化多样化下意识形态的全球输出以及社会信息化下军事信息资源的全球传播等诸多现实问题。在以数字化为重要特征的“新型全球化”浪潮中,军事广播直面更丰富的报道内容、更多元的传播渠道,以及更激烈的全球性注意力竞争。

我国军事广播也已处于“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之中。从世界范围看,军事广播始终与国际传播紧密相连。当前,基于短波频率的传统国际广播已走向衰落,例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等广播媒体均已取消汉语播音。美国之音转型为“国际多媒体广播电台”,通过互联网、手机和社交媒体提供新闻、资讯和文化节目。然而,短波广播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国际政治和军事传播的停止,而是迈入了互联网时代。

在军事广播方面,世界主要大国的军队如美军、英军等均拥有自营广播机构,如美军广播网(AFN)、英国三军广播(BFBS)等。其中美军广播网的母公司美国军队广播电视部统揽美军全球传播业务,定位为“世界性多媒体及服务组织”(world-classmultimediaandserviceorganization)。

通过不断引入资本与新技术,世界主要军事广播机构已完成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在无国界的虚拟世界里不断增强“话语权”和“干预力”。同时,经济全球化为国际传媒资本的全球流通提供了广阔开放的市场,在各国联系更紧密、利益交织更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中国军事广播亟需从国家防务安全乃至国家总体安全的视角重建内容传播体系。

二、在“资源全流通”环境中探寻军事广播传播的新策略

从当前军事广播面临的国内生存环境来看,竞争与挑战既来自新媒体,也来自行业内其他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中,不少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开始“跨界”进入音频内容生产领域,网络原生音频、自媒体更是不胜枚举。

国内主要网络音频聚合平台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阿基米德FM等均涵盖大量军事类内容。蜻蜓.fm设有专门的“军事战略”类目,其中纳入中央和地方媒体数十档军事类音频节目,常态化更新的除中央电台的《国防时空》《晚高峰观军情》外,还有《防务》(上海电台)、《军情观察》(江苏电台)、《东南军情》(东南卫视)、《军事天地》(扬子晚报微电台)等。依托数字通信技术,人类正在克服时空环境的限制,各领域信息逐步实现自由流通。传统的省市级电台仅为区域广播,但时下已逐渐获得全国性影响,例如开播不久的《军情观察》节目在蜻蜓.fm已累计获得1.1亿人次的点击量。

一直以来,军情动态作为官方严格把控的信息,释放窗口单一,受众获取渠道受限。如今,随着军队透明度提高、网民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各类军事信息更易获得,广电新媒体的军事频道、军事门户网站、军事资讯移动客户端、军迷专业内容生产团队及军迷网络社群等平台均有对于军事信息的多维度解读、多媒体呈现,极大拓宽和改变了受众的信息获取范围和体验。

例如:中国空军进行反导演习、中印军人对峙、中国火箭军试射新型导弹等热点敏感事件已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各类音频节目。有学者认为,“共享着的信息资源将很难再有意识形态上的壁垒或者行政上的限制,任何国家媒体对于军事信息资源的垄断和控制都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传统军事广播特别是中央电台军事节目在信息资源上的“垄断优势”被挤压。而从人力资源上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了自媒体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部分拥有技术和专业优势的传统广电人才正逐渐向待遇更高、环境更优、前景更广的新兴媒体流动。

军事传播方面,国内知名军事专家、军事评论员已不再是国家电台的独有资源。那么,军事广播是否还拥有独家优势呢?从历史经验来看,军事广播始终以“立足部队”作为广播新闻的来源与报道的角度。年5月1日,中央电台开播的军事专题节目《部队节目》,在半个多世纪时间中,历经多次大调整,从《解放军生活》《人民子弟兵》《军事生活》,直到现在的《国防时空》,节目外延逐渐扩大,内容也向普通听众靠近,但其核心竞争力始终源于“立足部队”的独特优势。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那些能使整个媒体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力。位处强军实践中的军营和部队正是军事广播独家新闻的策源地和发生地,也是今天仍然值得深耕的独特资源。在更为开放和共享的互联网环境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好上述资源便成为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三、在“视听全媒体”格局中探索军事广播传播的新路径

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RupertMurdoch)曾说,大众传播领域始终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变革是唯一确定的因素。正是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国防时空》成为全国听众评选出的“最喜爱的节目”,连续多年荣获中央电台“十佳栏目”,并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新闻名专栏奖”。

数十年来,军事广播人始终紧随媒体发展趋势和中央电台改革步伐,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和进取欲望,不断突破固定的逻辑定势,创新节目形态和传播方式,进行积极而有价值的探索。

当前,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带领人们走进了视听全媒体时代,技术演进成为军事广播改革的最直接动因。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使得视听新媒体更易于满足受众的各类需求,进而削减了传统广播的听众规模。

与此同时,移动音频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根据艾瑞数据的移动用户行为监测产品(mUserTracker)对在线音频类客户端的持续监测数据,年1~10月,移动音频的月度活跃设备数量稳步增长,10月份达到1亿台以上;年第一季度达到1.2至1.5亿台左右,接近半数的用户每天都会收听。这就倒逼传统军事广播及时引入新传播技术,向新媒体平台扩展。

另一方面,“移动+社交+微播+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新机制为军事广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央电台开发的“央广新闻”客户端、在“两微”建立的新媒体账号已成为国防军事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视听全媒体”格局中的军事广播面临更为复杂、多元的竞争格局。在各类军事网站、军事类







































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ls/6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