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院即救治无锡领先全国启动5G

9月16日,无锡惠山区一辆装配有“黑匣子”的5G急救车一边疾驰一边通过5G网络将救护车内部的救治情况、病患相关数据快速回传至监控平台上,并医院信息,为患者提供快速救治。

这一幕,得益于由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无锡市急救中心与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共同参与合作的“5G胸痛救治平台”项目。据了解,该平台作为全国5G医疗全平台应用的“首发”,现已在无锡全市区域逐步进行试点运行。依托5G、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江苏移动更以“科技惠民”的举措有效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建设成了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5G急救大脑”,为胸痛患者寻求更快更优的救治方案。 

84辆急救车装上了“黑匣子”

“零时差”构建急救一体化新格局

记者在无锡市急救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于今年7月前对全站84辆急救车进行了5G赋能。相较于普通急救车,5G+急救车加载5G网络,基于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可实现多路高清实况视频的同步回传,将病人的医学影像、体征、病情记录等信医院控制中心,达成“人未到,病先知”的预检分诊状态。

“每一辆5G急救车上都配备了一部‘黑匣子’,所有的信息数据都会通过它进行记录和传递。”无锡市急救中心调度信息科科长吴隽告诉记者,“传统急救车的院前急救是相对孤立的,和医院联系比较少。现在病人医院达成信息平台共享,‘零时差’的信息收集实现‘上车即入院就诊’。”

当5G全面覆盖急救车后,病人上了救护车就同步进入急救中心,车上的“院前”医院“院内”急诊抢救医护团队将真正实现“零时差”融合。未来,5G急救车还将逐步丰富应用,通过搭配语音通话系统实时“云指导”,将部分急救工作前移,为救治争取了最大化的抢救时间。”

5G车路协同打通“绿色双通道”

“零对接”为黄金救治赢时间

急救医疗,每一秒都是在为生命“抢时间”。无锡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张晓凡告诉记者,“以往,从医院其实是最有可能被耽误的节点。”

“5G急救大脑”不仅为院前、院中打通“智慧平台”,更利用5G车路协同为患者打通两条绿色通道:在接到电话后,无锡市急救中心调度员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分析,同时派出距离患者最近的急救车从而快速“找到病患”;另一方面,借助移动5G车路协同,通过卫星定位、无线网络及移动信息技术,基于电子地图道路交通路网数据,可以追踪急救车辆实时地理位置,与道路交叉口进行自动匹配,在侦测到急救车辆即将达到时,自动控制前方信号灯切换到绿灯,全面保障急救车辆先行,尽最大可能缩短“医院”的途中时间。

两条绿色通道的打通,以“零对接”的环节大大节约了救治转运的时间损耗,将时间用在了真正的救治诊断上。

智慧全平台打造协同作战

“到院即诊”开启急救“零等待”模式

“利用移动的5G专网平台,无锡的‘5G胸痛救治平台’不仅将5G急救车、5G车路协同等急救端口串联起来,形成信息互通互享的一套良性循环的5G应急救援系统。”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李明钢处长介绍到,以5G急救车为基础,配合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云等应用,打造全方位医疗急救体系,“当患者上了5G急救车后,利用5G智慧网擎设备可以快速完成验血、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检查,并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大量生医院,提取信息的同时,借助大数据一键提前锁定全市急诊医疗资源,不医院,还能与院内急救医生实现“无缝联动”,制定抢救方案等。”

目前,无锡市“5G胸痛救治平台”已接入无锡4医院、4医院、3家基层医疗机构,10月还将接入10医院、51家基层医疗机构等,率先实现了“医院急诊协同”“医院内各相关科室协同”“上下级医疗机构协同”三大协同机制,覆盖基层医疗机构(院前)、市急救(院中)、医院(院内)的救治全流程,有效串联各级医疗系统。

未来,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无锡市急救中心将携手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体系,扩充医疗机构接入点,覆盖服务更多市民,构建“全市一张网、急救无死角”新格局。通过持续完善全程管理,突破目前联动“救”“治”的现状,实现向前筛查协同、向后随访协同,通过移动5G数字急救技术,最终形成“防”“救”“治”“康”的真正闭环管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秦晓蕾通讯员王婷

校对李海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jj/14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