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复盘rdquo你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各位家长:早上好!

在这特殊的时期,又开启新一周的国旗下讲话,屏幕前,有老师、同学,还有许多家长们,今天国旗下讲话内容,围绕“劳动教育”谈“复盘”,也作为力学小学“第61号教室”家长讲堂之一,我们和儿童一起研究。

REC

第一部分

背景阐释

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3月30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强调加强劳动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第二部分

学校行动

还记得年1月17日,放寒假前一天结业典礼上的讲话吗?学校布置了《“劳动最光荣”我的寒假10天家庭劳动日记》年力学小学寒假儿童研究手记。当时,我们分享了四(6)班王悦林同学的一段话:劳动带给我很多快乐,我仔细想想,这个“劳动”二字,里面有两个“力”字,是我们力学小学的“力”字,劳动要出力流汗,付出辛劳,再细细思考,劳动又不仅仅是个体力活,还需要用心,花心思、动脑筋,你的劳动才会更有质量,这样的劳动才是一种伟大的创造!

经历漫长的寒假,特殊疫情时期,同学们积极参与家庭劳动,用心展开劳动研究,在近两个月的劳动,你体验到劳动快乐了吗?年3月1日,《扬子晚报》以大篇幅报道《力学多个“小老师”打造劳动“小红书”微视频,让大人刮目相看》。年3月5日,《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换位”带来不一样的成长——南京市力学小学抗疫期儿童微课的实践探索》。王翠副主任为《扬子晚报》“一节好课”录制了《劳动小红书》。

名同学都认真完成研究手记,三—六年级同学形成了自己劳动习作,学校组织了评审,编辑了《小蚂蚁爬格子》最新习作校刊。同学们还自主策划、与家人合作,录制了儿童微课,多节的儿童微课中,有节是关于劳动研究。通过发布朋友圈、班级圈、抖音、微博等形式,各班召开“云班会”,进行云端的儿童研究成果发布。

这持续十天,二十天,乃至近两个月的劳动,到底给了我们带来了什么?丰富同学们宅家生活,提高了劳动本领,锻炼了劳动意志力,劳动能让我们自给自足,还给家人、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力学小学的劳动,与一般出力流汗的劳动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的劳动不仅劳动,而且要研究,是通过“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是从“力学”到“学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造能力的过程。

学校通过《儿童研究成果复盘》帮助提炼研究方法,同学们已经初步完成复盘,教科室老师对六个劳动研究实验班抽样了18份,进行试批。在批阅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与家长共同研讨后,初步提炼了儿童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超出了学校的预想,正如学者所言,儿童是天生的研究者。透过字里行间,看到熠熠闪光的研究智慧,尽管这些闪光的思想,是懵懂的、闪烁的、或者暂时被遮蔽着。

第三部分

出现问题

我们发现儿童研究方法总结是有困难的,这是复盘表格中最难的,最见真功夫的部分。

这一段内容应该有两部分完成,一部分是用一句、两句话概括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用一段话来阐释说明。

问题1.开头没有研究方法金句

样本1:通过对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方式进行研究1:垃圾是从哪来?要送到哪去?2:如何处理生活垃圾,怎样进行垃圾分类?3:培养小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问题2.就事论事,谈劳动感受

样本16: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劳动的快乐就在于看到自己付出的辛苦换来了一片洁净,这就是快乐!在这全民抗击疫情时间里,经过我努力已经将家里的每处地面都清理并进行了消毒,在劳动中不仅清洁了地面,同时也学习了清洁的技巧,看着家里干干净净的样子,我心中无比快乐。

样本18: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在家乡,爷爷奶奶种植了新鲜的菜园,饲养了很多家禽,还栽植了美丽的桔园,家乡成为我最好的劳动实践基地,时蔬,家禽,水果就是我做农家菜最好的原材料,十天的寒假劳动让我充分展示了厨艺,体会到了劳动带给我的美好与欢乐。

问题3.谈具体劳动方法

样本11:通过《劳动最光荣》儿童研究,我发现叠被子其实就是“三分叠七分修”,一定要有耐心。叠被子的方法介绍:1.压:用手掌或小手臂把被子反复压平;2.量:用手掌测量出需要折叠的位置;3.切:用手掌的肉厚部分来切被子,确保被子有型;4.塞:被子叠好后把被子塞实,让被子看起来更厚实;5.抠:用食指把被子的角抠出来,使被子更立体;6.修:进行整体观察,局部修整,使被子更加饱满美观。

问题4.讲大道理

样本7:学做菜的过程,是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学会。就拿一碗小小的西红柿鸡蛋汤来说,从打蛋,去西红柿皮,到下锅都是学问。每天的研究日记和经验总结记录了我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熟能生巧。虽然目前只学会了最简单的几道菜,但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我相信:只要积极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很多的惊喜和快乐!

终于讲到研究方法,出现的问题是讲的耐心、细心、坚持、实践。非常真实,但非常笼统、粗略,人尽皆知,这是真理、常识,不讲别人也知道。

问题5.一句话撒太大的网

先观察再思考,快行动善总结。1.仔细观察生活,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观察,弟弟洗漱爱哭,不认真;2.思考如何改进,提出方法:我放假了,我是哥哥我有时间我来教他;3.优化行动步骤,切实执行:刷牙和洗脸分开教,刷牙比较繁琐,分步骤进行;4.总结经验:弟弟年龄小,不能直接按照指导做,我要考虑用不同的方法鼓励表扬甚至用好吃的诱惑他,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部分:

如何修改?

出现问题很正常,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时,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屠呦呦为治疗疟疾,收集余方药,编写了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她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老师在写《支持儿童研究行动条》时,也是改了很多很多遍,为了寻找和打磨这一条,为了修改那薄薄的一页纸,就要花费好几个月时间。

我们如何修改呢?

第一步:找金句。

朗读我们的儿童研究方法总结。看一看,开头有没有总起句,也就是总领这一段话中心句。如果有,请你用黑笔,清晰地把它勾画出来。

第二步:判断是研究方法吗?

总结研究的方法,不是洗碗的方法、拖地的方法。所有的修改都是围绕研究的心得、方法、策略、路径这个角度和思路。

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来微格研究——

(1)研究选题,有选题准备,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筛选、研讨,最终选择属于自己的研究专题。

(2)研究规划,如何展开10天、20天,乃至更长时间的研究,心中如何策划和设计的。

(3)研究过程(研究日记),如何细化、如何记录、如何观察、如何调整、如何借助工具研究、如何优化自己的研究的。

(4)成果总结,如何访谈家人,如何准备劳动微课,如何撰写劳动主题作文,如何向别人一分钟介绍研究成果。

(5)研究反思,今天的研究复盘,就是研究反思的方法之一。

(6)成果分享,向家人、向同学和老师介绍研究成果,你采取了什么方法?借助了什么平台或工具分享?分享如何更吸引别人,你采用了什么妙招?

研究六个研究环节:研究选题、研究规划、研究过程、成果总结、研究反思、成果发布。

第三步:聚焦某一个环节的研究方法

请同学们看自己的研究方法是聚焦六个部分的哪一个环节。“复盘”是要化整为零,是采用切分的方法,聚焦的方法,提炼针对某一个环节的方法。

所谓的“复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一个长期的项目研究中,挖掘整理凝练研究所收获的方法、策略,从而可以推而广之到以后的研究中,也可以分享给研究伙伴学习和借鉴。抓住一点,聚焦思考,就一点往深处开掘,不求全,不贪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第四步:推敲语言。

把概括的语言、人云亦云的语言、笼统的语言、家长的语言改为我们儿童自己的、个性的、独特的语言。感谢各位家长,你们是儿童研究最持久的合作伙伴,同时,我们也要信任孩子,最终出彩的一定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语言一定是独特的、充满智慧的语言。

学生样本15:突破常规视角,用创新思维去选择研究内容。

教师修改建议:如何拥有独特的研究选题?试一试规避好走的大路,选择不为人知的小径

——针对研究选题

学生样本6:选好题,布好局,做一本赏心悦目的研究手记。

教师修改建议:布局,做好研究的顶层设计。

——针对研究规划

学生样本2:包饺子和春卷是一项很简单的家务劳动,但需要细致和耐心来完成。

教师修改建议:研究中,有时可以让眼睛“闭”起来,让大脑和手指直接连接,它们也许是最完美的拍档。

学生样本7:学做菜的过程,是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学会。

教师修改建议:用研究日记的方法记录每天的研究心得和研究收获

学生样本12:擦玻璃时,想要彻底去除玻璃上的水渍和污渍费时又费力,自制玻璃清洁液加上旧报纸可谓最佳组合。

教师修改建议:针对不同研究情况,找出最优化配对方案

学生样本18: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教师修改建议:聪明的研究往往利用身边的环境进行。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暨“第61号教室”讨论的话题是劳动教育,我们来设置一个暗号密码:“复盘”。老师说“复盘”,你就回答“”。

我们来试一次,复盘——;再确认一次,复盘——。

学校诚挚邀请同学们参与“复盘”金句大赛,此次行动口号是“你的金句跳到我的碗里来!”

学校设计了电子卡片,请下载打印,请用黑色的笔手写。拍图发送至力学小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fz/9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