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扬子晚报 >> 扬子晚报发展 >> 妈妈的果园

妈妈的果园

妈妈的果园

文/陈以忠(建湖)

妈妈离开我们到天国已五年,妈妈的果园里那些果树,好像也在思念主人,都在默默地伫立园中,不声不响地沐浴着春风,不紧不慢地微微换上绿衣,只有那些桃树在急急地吐出嫩芽后,凸出娇嫩的花骨朵上绒绒的细毛,调皮地挑起晶莹剔透的白色微水珠,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层薄霜呢,而在我的眼里已经幻化成思念的泪花了,果园里的果树依旧,妈妈你在哪里?

妈妈的果园是经过岁月累积才形成如今的规模,那些不同品种的桃树最年长,还是在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年幼时,妈妈为我们特地栽植的土生土长的小毛桃,成熟时裂缝嘣脆的歪嘴样,是我们特喜欢吃的佳果,即使长着细细的绒毛,只需用衣角裹起来旋转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到了嘴里,嘎嘣嘎嘣的美美享受了;后来嫁接的小杨桃,融融流汁的红心熟桃,常常把幼小弟弟们的鼻子、嘴、脸蛋涂得粘粘的满是红汁;记忆最深的要算摘桃了,我从小就学会爬树,就像小猴子一样,“哧溜”就上树了,因为树顶上的桃子最好吃,总是最想摘下那个每天都认为是最大最甜的桃,常常会随那根细枝“嘎喳”一起掉下来,尽管屁股受点疼、身上划点伤,但是能够吃到最好的桃子,还是挺享受姐弟们的由衷赞扬和开心的笑声。只有父亲看到后狠狠的在我屁股上留了几层掌印,父亲连夜赶制“新武器”,第二天,一根长竹竿上安了一个网兜,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仙桃乖乖地进网,完好无损的把桃子摘了下来,从此我再也没享受过父亲在我身上留巴掌印了。

门前屋后有好几棵木枣树,夏天过后满树的木枣由青变红,妈妈看着缀缀噜噜的木枣,经常送到我们教师新村分发给邻居品尝,吃不完就挑最好的到集镇上去卖,虽然只能卖几个零钱,还经常受到我们的劝阻,但是妈妈就是喜欢赶集的氛围,一根油条一碗豆浆,一顶草帽一杆秤,一篮木枣一张凳,乐此不疲地经营着她的木枣生意,直到八十岁还能一分钱不差的算清账,那种快乐的神情和收获的喜悦,是发自内心而全身满溢的。

妈妈的果园里,每个果树品种都有特别的意义,代表我们儿女四季陪护老人安享晚年。有在南京的姐姐送给她的柿子树,有三弟从苏南老板家移回来的良种葡萄,有四弟从上海弄回来的无花果,有我提供的新品种大洋桃树,还有父母亲手栽的几棵银杏和木枣。我们两口子和外甥女夫妇都是乡村老师,桃树自然成了我们四个人的象征,每当桃子、柿子成熟的时候,妈妈总喜欢分给留守学生,让他们到园中自行摘取,还有每天光顾果园的喜鹊、三喜、白头翁、麻雀们,总是享用枝头最成熟的果实,妈妈每天跟孩童们嬉戏、欢聚,听鸟儿们欢歌,充实愉悦、其乐融融!每当银杏挂果成熟,采摘后将果子用石灰水浸泡、去皮、晒干,再用布袋分装储存,每家都会有一份清爽雪滑的白果,成为妈妈每年春节给我们的特别年礼。

又是一个盎然的春天,万物葱茏迎新春,生机勃勃焕新装。妈妈的果园,今年该间种什么蔬果?飞临的鸟儿们能否把新果带到天国,让我们的父母品尝他们曾经料理过的果园里新产的佳果?

陈以忠,网名:梁山好汉,男,江苏建湖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物理教师,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一线工作。平时喜爱美文阅读,喜欢码字健脑,作品发表在多家网媒、报刊。

散文以亲情童趣和风景抒情见长,其情感类散文融真情趣乐于字里行间,风景类散文描写画面感强有意境,善想象有带入感。

文字园主人简介:颜巧霞,80后,江苏建湖人,英语教师,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读者》《青年文摘》《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雨花》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百余万文字。已出版图书:《在缝隙里明媚生长》《为爱而生,优雅而立》《有一种爱永不迷路》《爱的眼睛和耳朵》等。

在自己的公号上瞎叨咕,不追热点,随意写点生活味的小文字,相当于日记。也欢迎全国各地爱好文学的读友向文字园来稿,文章需未发表过任何公号,曾发表纸媒的文章,优先选用。凡在文字园公号发表的文章略付微薄稿酬。投稿邮箱为: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fz/11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