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魅新消费,焕新潮生活全国主流媒体看

新街口是南京最大的商业中心,商贸密度为中国内地之最,素有“中华第一大商圈”之称。8月12日,以“寻魅新消费焕新潮生活”为主题的全国主流媒体看中华第一商圈融媒行动暨“光圈拍商圈”南京文化商业拍客大赛启动仪式在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齐聚南京。该活动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记协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承办,短视频平台抖音支持。扬子晚报将邀请全国主流媒体及国内优秀短视频创作者,走进新街口感受“中华第一商圈”的火热氛围,见证南京市场经济的复苏,体验六朝古都焕新的消费潮流。全国主流媒体看中华第一商圈融媒行动暨“光圈拍商圈”南京文化商业拍客大赛启动仪式主流媒体勇挑责任担当助力经济发展活力尽显“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刘伟在致辞中引用唐代诗人张籍的诗句描绘了古金陵的商业繁荣状况。南京历来是商贸繁盛之地,穿越千年、也是观察当下江苏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是催生新型消费的重要推力。如今,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网络出行等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群众的生活日常,成为展现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直播带货、网络外卖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更是迅猛崛起,有效保障了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刘伟致辞刘伟指出,扬子晚报策划举办此次融媒活动,进一步聚焦新消费主题,选取素有“中华第一商圈”美誉的新街口作为代表,通过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小故事激扬大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显示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希望媒体朋友们把握正确导向,强化故事思维,创新传播方式,通过此次融媒活动能进一步展现发展活力,倍增市场信心,让经济发展更加热起来、火起来。讲好“中华第一商圈”故事推进全省消费提质扩容“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据统计,江苏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50%,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夏网生在致辞中表示,省商务厅开展“苏新消费”消费促进系列主题活动,一系列的“促消费”组合拳正加快激活消费“主引擎”。上半年,江苏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全省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元,比上年同期增加元,增长2.6%。居民消费动能正在不断激活增强,消费正在呈现回升势头。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夏网生致辞夏网生表示,新华报业集团、扬子晚报举办“寻魅新消费,焕新潮生活”活动,恰逢其时,很有意义。活动邀请全国媒体记者实地走访有着“中华第一商圈”称号的南京新街口商圈,既是向全国、向世界讲好“中华第一商圈”故事的重要契机,也是一次全面展示江苏消费环境、吸引更多消费者来苏消费,从而推进全省消费提质扩容的很好机会。沉浸式记录新消费浪潮站上讲好江苏故事的“C位”“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如何体现更多的担当和引领,是当前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江苏省记协常务副主席刘守华表示,此次扬子晚报邀请中央媒体和江、浙、沪、皖、粤等地30余家主流媒体,以及国内优秀短视频创作团队,体验南京新街口的“新消费,潮生活”,感受以新街口为代表的新消费升级,用记者的沉浸式体验,来记录六朝古都的年轻态新消费浪潮,是一项能够充分体现媒体融合和媒体价值取向的策划和活动,将进一步推动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和消费复苏。江苏省记协常务副主席刘守华致辞刘守华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主流媒体记者能用好“观察眼”,站上讲好江苏消费新潮流故事的“C位”,以精细策划、精心创意,和深入一线的独特报道,奉献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视角独特、新意迭出的融媒报道,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的智慧与力量。“南京新街口商圈被称为中华第一商圈,它不仅是南京的知名商圈,还是辐射周边城市、长三角甚至全国的大商圈。随着网络经济和新消费业态的发展,站在新街口之外,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等各种方式来感受到中华第一商圈的繁华,享受消费与购物的乐趣。”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曹炜表示,希望通过扬子晚报的融媒行动,确确实实起到提振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复苏的作用,提升南京的城市消费满意度,加快南京进一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消费氛围。经济复苏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商业发展少不了媒体助力。伴随着阵阵掌声,“‘新街口势能’再解读,江苏新消费趋势圆桌沙龙”在启动仪式上举行,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德基广场副总经理何龙源共同参加,探讨商圈、城市与媒介的融合共生。“新街口势能”再解读,江苏新消费趋势圆桌沙龙为复工复产贡献媒体力量凸显更加靓丽的潮流生活“新街口被称为南京这座城市的原点,新华日报的旧址——中山路55号,以及扬子晚报曾经办公的金銮大厦都在新街口。”沙龙上,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深情地回忆起扬子晚报与新街口曾经的渊源。他指出,新街口的地下空间现在已成各种新消费业态的集聚地,各种网红潮流店铺“你方唱罢我登场”,消费者们在这里畅享更加靓丽的潮流生活。作为城市的时尚地标,新街口商圈越来越成熟,成为适应不同消费人群的大型综合体,树立了非常好的新消费样本。扬子晚报作为起步于南京、扎根江苏、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的著名都市报,进入融媒新时代后,成功创设了扬子晚报网、“两微一抖”以及下载量超万的紫牛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近期,扬子晚报推出了“了不起的小店”系列视频,借《金陵图》为原型制作“金陵小店图鉴”,创设“后备箱厨娘”栏目助力汽车消费。王文坚表示,“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敢为善为’,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下一步,扬子晚报将进一步贯彻省委要求,加大创新策划力度,为复工复产贡献媒体力量,为经济恢复摇旗呐喊,为敢为善为树碑立传。”“媒介即城市,城市即媒介”将城市以更美丽的方式呈现传统媒体陪伴着城市的发展,像一个城市的推手,新媒体为城市推广宣传,像城市的向导,在这样的状态下,应当如何理解媒体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用“媒介即城市,城市即媒介”概括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融媒建设的过程中,媒体将带动整个城市空间的发展。“媒介的力量,能够吸引每一个拍客甚至每一个个体,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呈现整个城市的另一面。但个人的拍摄,有着自发性、碎片性和偶然性,相反的是,主流媒体组织、策划、深度挖掘的力量是巨大的。”胡翼青表示,互联网上的信息成千上万,但是最终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精心组织和精心策划的、有正能量引领社会前行的那些新闻作品。全国主流媒体看中华第一商圈融媒行动,能让人们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消费复苏的深切变化,以媒介力量助力南京整座城市复工复产的生动样貌以更美丽的方式呈现。人流、商品、焦点新街口以聚集优势成就“第一商圈”“新街口最大的特点,就是聚集。”在回答主持人关于“新街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时,德基广场副总经理何龙源用“聚集”进行了简单有力的回应。在他看来,新街口有三个“聚集”。第一,聚集了人流,24个地铁口地下无缝联通,汇聚到一个中心点,四通八达。第二,聚集了商品,高中低档全覆盖,满足所有需求。第三,聚集了所有市场的焦点,吸引了大部分品牌资源的投放。现在,新街口拥有4个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的购物中心,正是以“聚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长为“中华第一商圈”。受疫情影响,主做国际商品销售的德基广场,在四五月份部分品牌甚至面临了无货可卖的局面。六月中旬开始,德基广场开展十六周年店庆促销活动,极大地提振了消费。此外,德基广场上半年也引入不少江苏首店乃至亚洲首店,并发力夜经济和橱窗经济,以多种形式提振消费。除了商场以外,德基广场还在“艺术、科技与商业”的融合上下足了功夫,提供全新的消费体验。何龙源介绍,作为新街口商圈的大型商场之一,德基广场将不断努力创新,为提升消费者信心和恢复城市烟火气做出最大努力。消费,是经济增长最基础、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作为“中华第一商圈”,德基广场、新百商场、中央商场、金鹰国际等众多综合性商业体在新街口扎根,伴随城市一同成长。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高调入驻,新式茶饮扣麻花开遍地,东方福莱德更迭焕新,属于年轻一代的新消费理念悄然改变着整个新街口商业形态。全国主流媒体看中华第一商圈融媒行动暨“光圈拍商圈”南京文化商业拍客大赛启动后,通过全国各地记者们的文笔和镜头,必将讲述更加精彩、更加生动的江苏故事,将江苏涌现的新消费、新业态、新气象以更加高质量的姿态展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王灿校对陶善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bbzz/14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