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不仅仅是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更是改变了居民的观念、居民的内在素养。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盛峰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相关精神,在辖区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纸面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让每位居民群众成为身体力行爱护人居环境的行为标杆。
居民共同参与制定“整治指南”
盛峰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以乡村环境治理及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在辖区中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针对之前在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社区党组织多次召集党员群众进行探讨。主要针对之前存在的杂物乱堆乱放、自然村进村小路坑洼不平及交通不便、村庄周围的农田、旱厕农肥乱堆,一到天热便是苍蝇蚊子满天飞等情况进行协商议事,寻找解决方案。最终社区党组织将大家的想法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份“乡村整治指南”,在社区中推行善治积分模式。社区将该指南在居民群众中宣传推广,取得了居民的大力支持。
助推善治积分模式,文明行为展现新风尚
盛峰社区坚持以提升群众素质、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将善治积分模式这一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成果在整个社区内全面推行。社区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积分项目和分值标准,通过量化考核到各家各户。在善治积分模式的推动下,广大村民逐步由“要我治理”变为了“我要治理”,庭院更加整洁有序,道路更加清爽畅通,村庄更加清洁卫生,“新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积分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自觉干’‘比着干’‘争着干’,努力形成自我发动、自我发展的新局面,群众既有面子、又得实惠。”盛峰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征如是说道。
“一村一景”环境提升,新农村孕育新气象
在本阶段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盛峰社区紧扣上级相关要求,由社区党员带头,分别在辖区中各自然村整合资源、宣传发动居民群众参与,针对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稳步有序推进。在经过一个阶段的整治,乱堆乱放不见了踪影,房前屋后敞亮了;参差不齐的违章建筑拆除了,呈现的是一派整齐的新景象;进村的道路也从坑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巷中更是多了许多重新规划好的车位,居民停车更加方便了;河道水质大幅提升,居民们又见到了小时候记忆中清可见底的河水,又见到了小鱼欢游的场景……生活环境改善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河边有观光跑道、村中有特色广场。社区还根据每一个自然村的原有基础,打造了“一村一景”。如今的盛峰社区,所到之处皆是美丽乡村的新面貌,处处都有乡村振兴的新亮点。“我们现在出门看到的都是风景,每天住在这里心情都比以前舒畅多了……”提起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社区居民李阿婆高兴地说道。
通讯员邵佩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娜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