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从昨天开始
各大网站、论坛的热搜榜
都被一条名为
“某女生在北京望京和颐酒店遇袭”
的帖子承包了
弯弯_就是事件的当事人,她连发多条微博并附上一段三分钟长视频,讲述了当晚她匪夷所思的经历。从这段酒店监控视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男子一直在拖拽女子,一旁的服务员居然未曾制止!以下为
弯弯_的原始长微博,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调查。截至目前为止,视频中光头男子已经找到
自称是去救命的!
北青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事发酒店,找到了视频中多次出现的“光头”酒店员工,他称:“她喊救命,我是去救命的”
光头员工称:“刚开始我以为他们是两口子,至于他们是不是认识,我不知道。”但他明确表示,女房客的描述与自己看到的情况出入,“男的没有扯女的头发”。对于该男子如何逃跑,以及逃跑的方向,徐先生表示当时只是留意了遇袭的女房客的情况,并没有留意男子的行动。至于作案男子的身份,是否酒店房客,徐先生表示均不知情。在徐先生进出监控室期间,记者发现监控室并无员工值班。
不过该光头工作人员的解释得到了网友的普遍质疑:不管是不是两口子,起码先劝开,一大老爷们这么怂,哪个女人敢跟你?靠目光救命?为什么不通知保安?为什么不报警?
如家酒店集团再回应女子酒店遇袭
①事发时男子正准备离开,当事人进入酒店,男子再次返回;
②当事人抵达4层出电梯后翻包,疑似寻找房卡。男子尾随,双方发生拉扯;
③男子逃跑,女子拨打电话后,其友人6分钟到达;
④警方全力追查嫌疑人;
⑤开始内部自查,不容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全文↓↓
遇袭女孩回应如家声明
平安北京宣布彻查中
类似的事情近日也发生在南京,3月10日下午2点多,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白鹭洲派出所也接到报警称,自己在中华路上遇到了一个骗子,被骗到了宾馆里,差点被强暴。报警女子小琳在中华门外路上走,这时有个男的过来问路,问小琳哪里有宾馆。小琳称不知道。男子听小琳说了一句后便表示他们是老乡,由于自己拿的东西太多了,请她帮忙拿一下,结果就拿到宾馆门口,男子就强拖小琳进屋,小琳奋起反抗逃出后马上报警,警方不到30分钟就将嫌疑男子抓获。(扬子晚报记者裴睿)
看完这两起案件,感到一阵唏嘘!
在外的安全问题都得不到保障,怎能让人独自在外不心惊?
那么这样的事情究竟该如何避免?又该如何自救呢?
知乎上一位知友的回答让人启发颇深。
我是机智回答分割线
所有那些说“社会太乱女孩不要随便出门”,“女孩以后不要一个人住酒店”的人啊——你们是没把问题想明白。你们倒是说说,如果一个女孩因工作需要,被单位要求独自出差、独自住酒店,那么她该怎么“找人陪同”?这次,一个女性在酒店的电梯口遇袭了,人们给的建议是:不要独自住酒店;下一次呢?如果一个女孩在单位的门口被袭击,大家是不是要建议女性不要独自上班?甚至索性不上班好了?如果社会环境对女性而言是不安全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呼吁大家重视这种情况、呼吁大家改变环境,并且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推动环境的改变。让环境变得安全,而不是建议女性远远避开那些“不安全”的环境。这种时候让女人向后退缩是没出路的。今天叫女生「不要单独住酒店」,明天犯罪分子就能闯进家里抢人你信不信?要么无限退让,直至所有女性全部退出公共空间,直至任何公共场所再也没有女人的容身之处;
要么走出去,呼吁公众重视「性侵害、性骚扰」这些现象的存在,努力构建更安全更友好的环境,对类似的犯罪提高打击和谴责力度。没有第三条道路。这种『外面很危险你们快躲吧』的言论,对女性不是保护、而是另一种胁迫和压榨。还不如建议女性直接全部回归家庭得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算每个女孩的小心都有分,也一定会出现分的犯罪人,也一定会有新的受害者出现。另外,这也无形中提高了每个女性在社会上的生存成本。社会如果默认『女人必须付出男人十倍的精力去保护自己的安全』,那么女性的生存状况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她们本来可以拿这些时间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工作能力、兴趣爱好,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拿来战战兢兢地活着。所以,请把大家拿来说『女孩就该小心啊』的口水省下来!去谴责犯罪者!去呼吁大家提高重视!去改善环境!题主问的是「这种情况该如何避免」,真正有效的「避免」方式是——1.呼吁公安机关加大对性侵害、性骚扰案件的调查和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对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年,中国反家暴网络出版了一本《反家暴法建议草案》,其中提到:提高执法者的意识,是用足法律的前提。对于家庭暴力、对于性骚扰,我们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人员在面对实际发生的案例的时候,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选择性忽略、选择性无视。因此,那些女性求助的声音得不到回应,只能越来越弱。而犯罪分子的气焰呢,也在执法机关一次次的纵容中越烧越旺。比如视频中的这个案例:女孩投诉的结果是要等待四天,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目前接近于0。这事实多令人心寒、又多么强烈地鼓舞未来的犯罪分子继续从事这样的行为。2.呼吁社会范围内,人们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尤其不要因为「觉得对方是夫妻或恋人」而坐视不理。这个视频里,无论是酒店的服务员还是过路的人,除了最后那个好心伸出援手的女士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这个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劫持未遂案产生足够的重视。如果当时能多几个人早早过来帮手甚至声援,那个施暴的男性不会这么嚣张,女孩的情况也不会这么危险。3.呼吁酒店和各个公共场所加强管理,让这些场所更安全,而不是像视频里那样,居然能在酒店的走廊里发生劫持未遂的案件。4.从小进行性别平等教育:不要让女孩觉得:我就应该温柔斯文手无缚鸡之力。不要把女孩培养成毫无攻击性的人,不要让她们面对恶势力的时候毫无反抗能力、甚至毫无反抗意识;不要让男孩觉得:男人就是该粗暴野蛮。不要鼓励男人强奸。(什么叫:鼓励男人强奸——电视剧里的霸道总裁,对女人强吻甚至强迫她们和自己发生关系,这样的剧情就是鼓励男人强奸;当男孩不够粗暴的时候,问他们你是不是男人,这也是鼓励强奸。类似的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5.在类似的「女性遭受侵害」的案件发生时,不要谴责受害者,不要对受害者说:你一定犯了什么错,不然他为什么不强奸/劫持/伤害别人,而偏偏选择你呢?这样的言论,一遍遍地告诉受害者:你是有错的!你不该责怪别人,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样的言论,一遍遍告诉那些施暴者:放手去做吧,人们会帮你骂死受伤害的人。这样的言论会导致侵害案件的受害人更加不敢报警或投诉,从而导致:1)犯罪人被揭发的可能性变得更低,犯罪成本变低;2)社会意识不到类似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误以为只要我小心点就能避免伤害了
我是该怎么办分割线
那么,面对类似事件,大家在短期内该怎么做呢?眼前就有最好的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做点什么:1.转发这条新闻,并且发出「谴责犯罪者」「呼吁公众重视性侵害和性暴力」的评论,而不是说「女孩不要出门、不要独自住宾馆」;
2.
微博上的平安北京等公共号,呼吁他们重视这个案件并且尽早、尽快立案;3.接下来的一两天之内,一定会涌现无数关于这个案例的新闻和评论——如果一篇报道建议女性不要独自出行,请在下面留言表示反对、或者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表示反对,如果一篇报道普及性侵害常识、教女性一些防身术、或者提供其它的有用信息,请点zan或转发;
4.如果可能的话,了解一些性暴力的相关知识,知道为什么性暴力的根源是性别不平等,并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消除性别歧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很多人坚持用同一种声音说话,那么这种声音迟早会被听到、会引起重视。而一个声音大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引发一场变革。所以,发声、说你认为正确的话,这就是一种最大的贡献和改变。
5.如果在路上遇见类似的事情,不要袖手旁观。可以考虑情况,选择大声呼叫、帮忙报警、帮忙向路人求助,如果个人能力足够的话则可以直接出手干涉。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建议)另外,有人说:你在这种时候说这些类似「我们要促进世界和平」的大白话,对实际情况有什么帮助呢:唔,年夏天,我在哈佛上过Marshall博士的一节传播课。Marshall博士是当年奥巴马竞选团队的重要顾问,他本身也有非常丰富的民运经验。他给我们分享了黑人民权运动的例子,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理论——要学会利用那些关键的事件来触发社会改变。现在发生的这件事,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事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里、大家更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分析。你看我这个答案写了这么长,在平时也许很多人丢下一句:太长不看,就算了。但是在这种时候,人们渴望信息,因此我这篇答案更有可能被看见和被看见。因此,在这种时候,不仅仅要分析这个事件,更加要在这个事件的基础上发散出去,传播更多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包贝尔婚礼上的闹伴娘事件引发了那么大热潮——大家并不仅仅是在讨论这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基于这个事件的基础,讨论一个社会现象,甚至探索这个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索现象形成的社会机制。
那么「当事女生该如何正确自救」呢,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视频中这个女孩的自救方案已经非常完善而正确了:
1、在面对男子的挑衅和进一步骚扰时,这个女孩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肢体反抗并大声呼救。正是这个女孩的反抗和呼救,引起了服务员和那位女士的注意,从而保证了后面的脱险;
2.在服务员前来干涉之后,女孩及时拿出手机打电话报警。报警的作用一方面是震慑犯罪分子,第二方面也是表明自己强硬的态度,让那个男子在乱来时至少略微心存顾忌;
3.做出前两步之后,男子仍然没有放弃对女孩的劫持行动,此时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女孩的呼救和反抗也更加激烈——到了这种地步,必须拼尽全力最后尝试一下了。
4.事后,女孩及时报案(虽然没有得到公安机关的及时处理)并且发到网上提醒更多人的注意(同时取得舆论支持),这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所以,面对类似的情况,这个女孩的自救方案,已经如标本般完善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立刻逃跑」和「可以携带武器攻击对方」
1.女孩身处酒店之中,有服务员、有来往的客人、有监视器,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都不能保证安全,那么跑到外头的大街上,也许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2.辣椒水、防狼喷雾这些能带上飞机或高铁吗?如果能的话,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如果不能,那对于乘飞机和高铁出差的女孩而言,就不太现实了。锋利的武器是不能上飞机上高铁甚至上地铁的,因此不可能随身携带。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女性,力气也不如男性大的话,很容易三两下就被人夺走武器。因此也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3.学习防身术当然不错,但是『一力抵十会』,如果不同时做一些力量训练,或者对一些体质不适合锻炼、or身处孕期的女性而言,力量不够的话,就算有防身技巧,也很容易打空,起不到自救的效果。)
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女孩的自救方案已经如此完善,这件事情才更加令人觉得可怕啊:
这个案件事发在天子脚下的帝都,发生的地点是一个多块钱一晚的宾馆里,发生的时候身边还有酒店服务员和住客走来走去,这个女孩已经非常勇敢积极地反击和求助。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女孩仍然被揪着头发拖行了很长的距离,甚至如果不是那个女士及时的出手,这个女孩都有可能被拖进楼梯间甚至某个房间。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预测。
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更恶劣的环境。比如公司夜间的停车场,比如清晨和夜间的上下班路上,比如偶尔出差的某个三线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
在那些环境下,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女性该怎么自救呢?
最终我们会发现:「自救」只能在一些运气相对较好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而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女性的「自救」或者「自身防范意识的提升」上。
当然,一方面我们要学习自救、学习防身术、携带防身工具乃至武器;
但另一方面,永远不能忽略的是——一定要改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治标不治本,总有一些「自救」解决不了的情况,而那些情况下发生的案件,往往是更加恶劣的。
来源:扬子晚报、知友张刘乐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