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dquo龙袍田&rdquo的创作中

然后再人工播种小麦和油菜,又是两个多月,前后算起来绣成这件“龙袍”一共耗费了百余天之久,辛苦一季,龙袍街道名副其实有了“龙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昨天的朋友圈,被一件霸气十足的“龙袍”刷了屏,这件“龙袍”不是云锦,也非绸缎,而是根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长江渔村的乡野田地之间以油菜花做袍身,绿色苗木做章纹,这件长194米,高152米,占地108亩的明黄色巨型“龙袍”在绿色田野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壮观如此充满艺术感的田间艺术,也让朋友圈沸腾一片,不少网友都猜测“龙袍画”来自艺术家的大手笔,但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江苏扬子晚报网后了解到,这幅作于田间的“龙袍画”还真的不是出自艺术家之手,它是当地农民忙活了几个月的成果

扬子晚报记者

1/31 2 3 下一页 尾页

小麦油菜成“画笔”,当地农民忙了百余天

如何在田野之间描绘出这件栩栩如生的“龙袍”?这大概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就像在纸上作画要“打底”一样,以田地为纸,小麦、油菜花、苗木为画笔的“龙袍画”也经历了一个构图的过程据悉,当地先找来专业人员花了半个月征集遴选出了一件朝服龙袍,但是把电脑施工图放样到田里,颇费了一番周折龙袍街道分管旅游的负责人陈思介绍说,这块“龙袍田”扬子晚报投稿论坛最终通过地理测绘标点,连点成线绘图,然后再通过人工播种打造而成

在南京六合区,有一个名叫龙袍的街道,据传清乾隆皇帝乘舟下江南时,被长江两岸风景所陶醉,遂解下龙袍饮酒赋诗,不料一阵旋风吹来,龙袍卷入江中,后长出一洲,遂名“龙袍洲”虽因乾隆帝的龙袍而得名,不过谁也没有见过实物,但今年,真的有一件“龙袍”飘落在龙袍街道长江渔村的油菜花田之间,龙袍街道名副其实有了“龙袍”

“龙袍”是如何做出来的?

在“龙袍田”的创作中,坐标点的作用不可或缺,这些坐标点可以精确地定位“织出”龙袍的每个细节,扬子晚报阅读小到龙爪、章纹都活灵活现测绘标点,连点成线,虽然现在听起来并不太复杂,但在实施中耗时耗力据悉,当地地理测绘出15000个坐标点,再挨个纵横插上木桩就花了1个月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上一篇:货运版“滴滴打车”兴起 节省货运成本

范晓林 薛玲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yx/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