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董、美国知名教育家、边境“凯撒”、总检察长、国际刑警副主席、“明星州长”施瓦辛格的亲密伙伴……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传奇人物AlanBersin博士,来南京当起了托马斯实验学校的“豪华外援”。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Alan博士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又为什么会给一所国际学校当外援呢?以下是10月26日《扬子晚报》B1-2版的报道全文——
南京,江北新区,金秋,午后的暖阳。一片生机勃勃的工地上,一位头戴安全帽的美国老人出现在这里。一件朴素的黑夹克、一双轻便运动鞋,如果不经介绍,没有谁会相信眼前这位个子不高、貌不惊人的“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校董AlanBersin博士——一位曾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克林顿、前副总统戈登、“明星州长”施瓦辛格一致看好并委以重任的“小伙伴”。“哈佛光环”加身的校董先生,留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参观行将结束,他主动向在场的建设者们一一致谢:“一年后这里将有一所顶尖的学校崛起,但一年后我再来时可能就见不到你们了。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并请你们在工作中注意安全。”——而这一环节,事先并未曾安排。
“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很热闹?
不,“通宵达人”并不普遍
“哈佛家族”是什么概念?AlanBersin博士谦虚地笑笑。周围人告诉记者,他的夫人Lisa以及家中的三个女儿,都分别是哈佛研究生、毕业生及在读生;而谈到自己的“校董之路”,AlanBersin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作为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双料毕业生,我是年在波士顿剑桥镇被提名,最终当选为哈佛校董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与我国“公立大学”模式不同,身为美国最负盛名的私立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早在多年前的年就实行公司化运营,也是美洲现存最早的公司。而董事会拥有很高的法定地位和权力,处于整个高校内部治理系统的顶端,委员人数自年起由此前的7人扩充为13人。还记得曾经火爆网络的“凌晨4点的哈佛图书馆”吗?图片中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话题就从这里开始。“不不不”,AlanBersin博士说,“哈佛的很多学生都很努力,致力于追求完美,但一般不会在图书馆呆到凌晨4点。那种彻夜学习的人在哈佛被叫做‘通宵达人’,但这个词也只是一种描述,并不普遍。”众所周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年从哈佛大学退学。谈到这所著名的常青藤大学留下的最大遗憾时,盖茨说,“我错过了很多,我从来不去看橄榄球赛或篮球赛,我希望少学习一点,更善于交际”。那么,作为全球顶级学霸、大神们扎堆的哈佛,这里的学生是不是整天玩命学习“累成狗”呢?“不不不”,AlanBersin博士依然否认,并再次强调“完美”,“不可否认哈佛的学生都致力于追求完美,但怎么达到、实现‘完美’,一方面要靠自身努力,一方面哈佛也在引导。比如有的学生追求课堂上、实验室里的完美,有的学生会写诗歌,会表演舞台剧,是足球运动员,是钢琴家......这都是完美的人生啊。哈佛的学习压力确实很大,但追求的不一定局限于学术上达到怎样的高度。”AlanBersin博士认为,“完美”的定义是共同的,但表达方式并不同。那么,是什么成就了AlanBersin一家的“哈佛家族”呢?“持续学习,终身学习”,AlanBersin博士引用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名言,“生活目的在于不断重塑自我,直到我们懂得如何生活。”采访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正式开始采访之前,记者与一位久未谋面的友人寒暄,各自谈到“累、压力大”等字眼。AlanBersin博士在明白原委后,特意给出建议:在做到“努力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休闲”,不仅要静心独处,更要学会交往和放松。怎样成为施瓦辛格的“小伙伴”?
要从“美国教改”说起……
大名鼎鼎的美国影片《终结者》主演、功夫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他最戏剧性的经历是弃影从政,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7年之久。而AlanBersin,则是施瓦辛格“三顾茅庐”任命的加州教育部部长。
在美国教育史上,年开始的“圣地亚哥教育改革”最具传奇色彩,这场教改的主导者正是AlanBersin——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跨界”从教前,他的身份其实是一名联邦检控官。
圣地亚哥是加利福尼亚州仅次于洛杉矶的第二大教育区,年入学的学生比例中,拉美裔和非洲裔占50%以上。此次教改旨在消除孩子间的成绩差距,但难度巨大。这一次,AlanBersin显示出果敢、甚至“铁腕”的一面:他向哈佛的教育专家们“取经”,彻底改变圣地亚哥教学模式,要求使用统一的方法教授阅读课,即“读写能力平衡法”。所有的校长和老师都必须参加职业培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每一个小学的老师上午都需要花三个小时教孩子用这种方法学习阅读,校长要进行班级走访检查。与此同时,取消了当地教育系统5大区域负责人机制,取而代之的是7位教学带头人,每人负责管理、培训25位学校校长,并直接向AlanBersin汇报。中国有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事业没有资金支撑是万万不行的,AlanBersin深谙此道。他将中央办公室的规模缩小到人,把从中节省下来的开支用到“读写能力平衡法”的培训中。结果呢?“结果就是圣地亚哥地区的学生成绩大幅上升。当时的施瓦辛格州长找到了我,希望在全加州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于是我就成了‘终结者’的合作伙伴。”AlanBersin博士笑着说。
破获美国最大毒品走私案?
“抓坏人很简单,教育人却很难”
采访中,这位校董先生一直以一幅亲切、随和、低调的形象出现,总是微微前倾身体,耐心倾听记者提问;而面对很多曾经的“丰功伟绩”,却显得格外云淡风轻。事实上,他并不是一名普通的教育改革者。AlanBersin曾被克林顿政府任命负责美墨边境法律事务,监督移民政策的实施和毒品法案的实行;后来的奥巴马政府时期出任国土安全部副部长,也曾担任前国际刑警组织副主席。美加边境线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境线”,但其实并非真的“毫不设防”,如果从加拿大开车去美国,在这条边境线上,因为清关时间过长也会出现令人头痛的车队“排长龙”现象。怎么办呢?“改革者”AlanBersin曾推动并执行了一项美加边境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预先清关”。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所有由加拿大入境美国的旅客,可以预先在加拿大境内接受美国海关安检,办理入境美国的清关手续。“这对两国的经济都有好处,将改变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看待两国边境的方式”,AlanBersin的介绍,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阿兰式低调”;而对于工作中的艰难和来自反对派的阻力,却甚少提及。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位“有故事的人”:相对于“哥俩好”式的美加边境线,南面的美墨边境线堪称风起云涌。然而,在谈到他负责边境与海关工作期间,曾破获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毒品走私案时,AlanBersin依然保持礼貌的微笑,丝毫未见眉飞色舞——尽管那一次“史上之最”截获运毒船只30艘,总市值超过10亿美元。对于这些显赫过往,AlanBersin一脸“惯看秋月春风”:“我觉得和执法工作相比,教育工作更有趣。”没想到,接下来的解释让让人见识了他的冷幽默:“因为法律工作很简单,把坏人抓进去关到牢里就行了。而教育工作不行,这是一项长期的、育人的工作。”
为何来南京当“豪华外援”?
希望从小培养更多“哈佛苗子”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喜爱中华文化、具有中国情节、热爱教育事业,是AlanBersin博士身上另外一部分标签。谈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令记者大感意外的是,这位“半路出家”的“教育工作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竟然了如指掌,“中国的教育很厉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个模板。中式教育持续的时间特别长,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始,中国学生就培养出了超一流的考试能力。”而美式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哈佛的选才标准中,难道就不注重考试成绩吗?对这个略显“抬杠”的问题,AlanBersin很认真地回答:“学生的考试成绩当然是哈佛第一看重的。”身为哈佛校董,在全世界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回答,那就是: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哈佛想要的学生?对于哈佛的选才标准,AlanBersin博士简要归纳为三点:"哈佛的招生官大致会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一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学习、研究能力,从容地应对各种考试;二是社交能力,作为社区的一份子,他们能否正常融入社会;三是性格,是否具有勇气、团队精神、热爱运动、保持好奇心等等正面能量。"Alan博士告诉记者,哈佛重视成绩,但成绩并不是唯一。那么,这次为什么会来南京呢?AlanBersin博士笑起来,“我是来当外援的。”原来,记者初遇AlanBersin博士的那片工地,那个被他赞美为“一年后这里将有一所顶尖学校崛起”的土地,正是南京江北新区重磅打造的一所国际化学校——K12制的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所在地。“你们称我是美式教育专家,我赧颜接受了”,AlanBersin博士“羞涩”地笑,“中国学生到美国最喜欢读的大学,哈佛一定榜上有名;那中国的小留学生,到美国最想进入的高中是哪所呢?”AlanBersin卖起了关子,“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华人特别喜欢,可是很难进。”AlanBersin有着典型的“美式直白”:“美国的顶级私立学校大多对接世界顶级大学,如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等名校资源,这里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全球最好的大学。做教育,我特别看重‘资源’。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不适应当地的教学模式和节奏,但如果他们是从小就按名校标准培养的‘哈佛苗子’‘剑桥苗子’呢?”在采访的最后,他还告诉记者,自己一直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句话:信息就是力量(Informationispower)。在当今的时代,仍然是不变的真理。
快问快答:
D=扬子晚报/扬眼记者杜雪艳
A=AlanBersin博士
D:今天的孩子想要成为未来的精英,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A:新时代的挑战,是面向未来,而不是止步过去。世界飞速发展,你们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去获得对未来有用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一个新世纪的精英,最重要的四点是勇气(courage)、性格(character)、知识(knowledge)和判断(judgment)。D:“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这句话在西方怎么理解?A: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未来公民和具有优秀能力的领导者.真正的人才,应该实现“智”“德”的统一。因此,一所学校是否优秀,并不在于规模与设施,占地多大,学生多少,设备多先进,而在于内涵发展。D:吸引您来充当“豪华外援”的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A:将于年投入使用的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是引进被“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数年评为全美高中第一的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资源的国际化学校。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教育机构的教学力量和资源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建设,实行K12学制,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学校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地段,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共计15个年段,在校学生预计达人。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杜雪艳编辑
陈申盛慧梅
戳原文,更有料!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yx/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