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速递妈妈对着看书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

所以

少年绝不能败在作文上

他们要书写的是人生华章!

写作文是孩子们作业里的又一难题

但是在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

有大赛指导手册,有名师点评

你还怕什么呢?

还有

我们的第二期“人气作文投票”正在进行中

“谁是下一个韩寒”第二期火爆上线~为你最喜欢的作文疯狂打call,助它登上扬子晚报

(点击链接进行投票)

第二期投票已有8千多

你也加入进来吧

给你喜欢的作文加油助威

第三期作文来啦

今天的四篇作文奉上

小学三四年级作文

我还想做乡村的孩子

王敏轩南京市银城小学三年级

我的爷爷、奶奶住在素有丹顶鹤之乡的盐城丹顶鹤保护区旁,那里是个美丽的乡村。

村里真美呀!一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翻着绿色的浪花。路旁成片的绿荫里藏着大大小小的鸟窝,偶尔能听到雏鸟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呼唤着外出寻食的父母早日归来。在夕阳的映照下,麦苗红了,树叶红了,一幢幢古朴的村屋也红了……到了晚上,乡村里变得格外宁静。听,稻田里青蛙在鸣叫;草丛里,蛐蛐在欢唱……

住在村里可比城市里快活多了!光着脚丫,我能在田边的小路上,迎着风尽情地奔跑。这天,我拿着小铲子,跳下田去,用小铲子使劲地挖,扬起的泥土洒了我一头一脸,远处的妈妈正笑眯眯地望着我。仿佛受到鼓励一般,我不管不顾了,跪在地上继续挖,蜗牛、蚯蚓……还有不知道名字的小虫儿都钻出来了,挖出的泥土堆成了一个小丘。挖累了,我就翻个身,一下子躺在了松软的泥土上,一边晒着温暖的太阳,一边闻着嫩草散发的清香,这种感觉可真惬意。

乡村有趣极了,我真想做一个乡村的孩子啊!

名师点评

本文结构严谨,开篇以一句话道出了乡村所在处——盐城丹顶鹤保护区旁。接着浓墨重彩分别紧扣“美”和“快活”这两个中心词展开具体的叙述,自然倒出想做个乡村孩子的原因。写“美”时,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绿色的浪花、夕阳映照下红色的麦苗、红色的树叶、红色的村屋,写出了色彩之美;雏鸟的呼唤声、青蛙的鸣叫声、蛐蛐的欢唱声,道出了声音之美。写“快活”,以一系列动词“奔跑”、“跳”、“挖”、“跪”、“翻”、“躺”、“晒”、“闻”将一个快活惬意的乡村孩子的形象鲜明地展现于读者眼前,语言中跳跃着灵动感。结尾点题。如果写“快活”时,能在具体写“挖土的快乐”之余,再以短短几句概括地写写其它乐事,这份“快活”的感染力会更强。

——曾银华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于溧阳市燕湖小学

小学五六年级作文

我是水浒控

严方谷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六年级

去年夏天放暑假的时候,爸爸给我一本文言文版的《水浒》,要求正在痴迷于《三国演义》的我一定要了解它的大意。我心里暗自嘀咕道:“别人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我现在还不适合看这本书呢。”爸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不要以为年少就不可看《水浒》,《水浒》中好玩的情节多着呢。”好吧,那我就试试看吧。

一开始,我觉得《水浒》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不就是讲一群绿林好汉在一起打打杀杀吗。可看着看着,我渐渐迷上了《水浒》,懂得这本书不仅讲了绿林好汉,还讲了市井生活、江湖义气、为人处事、家国情怀,其中有忠肝义胆的宋江、足智多谋的吴用、技艺高强的武松、陷害忠良的高俅等许多有趣的人物。现在,我已成了不折不扣的《水浒》控。

记得暑假的一天,妈妈在厨房里快要做好饭了,对我喊道:“严方谷,准备吃饭!”“好的,马上就来!”嘴上这么应着,可我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水浒》中的字句,身体丝毫没有要动的意思,大脑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沉浸在那一处处动人的情节里。当看到嫉恶如仇的好汉打败作恶多端的地痞时,我就像是自己破解了一道奥数难题一样,心里感到十分的痛快;当看到老奸巨猾的贪官迫害刚正不阿的忠臣时,我心里便会燃起一股无名之火,恨不得冲上去把贪官揪起来痛打一顿;当看到先前所向无敌的高手被后来拥有更高武艺的英雄战胜时,心中又不禁感叹,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妈妈已把饭菜端上了餐桌,见我还没有动静,便又冲我嚷道:“你怎么还不来吃饭?”“这章就剩一点点了,看完马上就来!”我口中这么说着,整个身心仿佛被书中那一幕幕画面给粘住了,怎么也拔不出来。这章看完了,又忍不住翻开了下一章……

对聚精会神的人来说,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十分钟又过去了。妈妈见我还没来吃饭,终于怒不可遏地冲进我的房间,对我大声咆哮:“你今天是怎么了。我烧了你最爱吃的红烧鱼,再不来,菜就全凉了!”我还想说再看最后几行时,妈妈不由分说一把将我从椅子上拽下来,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吃饭了。

现在,《水浒》这本书已被我反复翻看,书面已经翻皱,许多书页已经卷起了毛边。书中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我常常在与爸妈吃饭或散步时娓娓道来,讲到细节处,仿佛我就是独闯白虎堂的林冲、倒拔垂杨柳的鲁达、智取生辰纲的吴用、醉打蒋门神的武松……也许不仅是“说”,学习、生活中的许多事,我还要用《水浒》英雄好汉的气概去“做”。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比较特别的“控”,当然是也是一篇比较有意思的“控”!从刚刚走进到渐渐迷上,从聚精会神到欲罢不能,鲜明的层次中内心真实而细腻的变化流淌在语言文字之中,的确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水浒》控”。尤其是《水浒》中经典人物的点到为止,为“控”增色不少。同时,老师觉得中间因看《水浒》而忘记吃饭一幕略显臃肿!

——南京市力学小学张国宝

初中组作文

不期而遇

郦蕾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初三

太阳收敛了它的光芒,只留下一抹淡淡的红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路口多了一只狗,一身乌黑亮丽的毛松软迷离,悠闲的耷拉着耳朵,调皮的翻卷着舌头,注视着远方。

它似乎很喜欢观景,每当夜幕悄悄降临,我踏上放学的归途,总能看到他默默蹲在路旁一角,呆呆望着远方,一动不动,良久良久,看尘土飞扬,听草木呼吸,像人一样,或是比忙乱仿惶的人来的更有气质。

它又似乎没那么喜欢观景,每当清闲的午后,兰草淡淡,茉莉的淡淡幽香伴随着我路过那个路口,驻足,却已不见他的踪影,难道他只喜欢黄昏时漫天的绚丽?

我百思不得其解,募得,我猛然间想到了几天前的黄昏,暮霭沉沉,远处地平线上折射出一束光芒,我微微眯起了眼,一辆面包车疾驰而来,尖锐的车鸣声由远及近,风卷残叶,轻舞飞扬,打破了黄昏的宁静,随即停在道路一旁,稍做停留,又疾驰而去,只留下落叶的静美。

尾气氤氲着袅袅薄雾,迷迷糊糊的看到一只狗儿穷追着面包车,一双明亮的眸子在黑暗中若隐若现,被犬吠声惊扰了的居民纷纷从高楼中探出头来,可车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与黑夜融为一体,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原来他幻想着在某一个黄昏那俩面包车的重现,即使希望渺茫,步伐也始终坚定不移。

随后的几天,大雨滂沱,似乎再也没见到那只狗身影,人来人往的街头仿佛少了些什么,直到雨神收敛了咆哮,透过天地间萦绕着的蒙蒙细雨,我一眼就认出了它,消瘦的令人生畏,原先亮丽的毛发已结成块状,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惆怅的望着远方,细雨抚在他的发梢,想梦一样轻,勾勒出一个孤独的背影。

”空气多么清新啊”一位老妇抱着她的爱犬出来散步,宠溺抚摸着它柔顺的毛发,它望着他们,眼神中折射出一丝光芒,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可如今,他只能自己缩在角落,看事态变化苍桑转折,盼望着面包车的重现。

在如今这个人心淡薄的时态,我有幸与狗的忠诚不期而遇.......

名师点评

夕阳、路口,一只在观景的狗,小作者首先就为我们定格了一幅画面,又留下了悬念。文中的狗“比忙乱彷徨的人更有气质”,总在黄昏时默默蹲坐路口,默默守候,拥有了动人的艺术力量。在充分叙事之后,插叙部分交代原因,语言颇有感染力。画面再切换到眼前,曾经毛色乌黑亮丽的狗,“悠闲的耷拉着耳朵,调皮地翻卷着舌头”的狗,眼下毛发结块,“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外貌和神态的对比,让我们不禁惆怅着它的“惆怅”。老妇人抱狗散步的情景,更是神来之笔。狗儿看到了昔日的自己,它一定曾是这样,享受主人的爱宠,受到过人类的呵护,所以能有亮丽的外表和无忧的心境,恐怕绝不会去想自己已遭遗弃。它所眷恋所忠实着的主人,曾经那样地喜爱过自己的宠物,却又如此决然地离去。小作者感叹“人心淡薄”,确有见地。

——扬州市世明双语学校胡倩秋老师,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高中组作文

底色

李晨馨镇江市国际学校高三

文人笔下的江南,那些斑驳的老墙,逼仄的小巷,穿着旗袍倚在窗前的女子,冷艳凝香。江南,是中国独有情感文化的底色。

墨笔在白纸上勾勒,散发着那未干墨迹里的丝丝意蕴,那是墨客笔下的江南。最诱人的不过是那翩若游龙、婉若惊鸿的悠长笔调,时如窈窕淑女的微微蹙眉,时如翩翩公子的温雅轻笑,时如随梦氤氲的孤影缓缓移动。江南的美,始于才子佳人的隐秘细腻的心事,在一幅幅画卷中体现,流传至后世。

走在江南曲折蜿蜒的小巷子里,细雨中袭来的是丁香的气息。那是谁家庄正古朴的匾,又是谁家小巧精致的栏;是谁家正酿着甘醇清冽的米酒,又是谁家正烹煮着刚炒罢的新茶?隐隐约约,路边石桌上躺着的老式收音机唱起了咿咿呀呀的“良辰美景奈何天”,飘荡到了木几上的的微黄宣纸中,留下了《游园惊梦》的故事,缱绻如丝的爱情。

不远处的戏园子里,戏子们正上演着缠绵悱恻的《西厢记》。在江南,听昆曲最相宜。戏子们一张口便是温润软糯的吴音,荡悠悠地招着人幌进了另一个世界,仿佛在三月花开正浓时,浅妆素衣去赴一场春宴,好不快哉!戏台上婀娜多姿的身影,或掩面泣涕、或静坐沉思,皆是满腹心事、情窦初开的小女儿情态,又怎可不令人心生怜惜?与别处戏曲不同,江南的戏子是古韵的莲怀,他们不唱盖世英雄的豪情壮志,不唱悲世弃妇的哀恸决绝,却传达了满是生香的温婉内秀与留恋不舍的款款深情。

在历史上,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更是人们精神发展的一种文化象征。古往今来,多少风骚才子在江南驻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绘出了白乐天对一汪春水的沉醉迷离;“烟花三月下扬州”,描出了一代诗仙对好友的无法断了的悠远离情;“南朝四百八十寺”,道尽了杜樊川对庙堂君上的深沉忧思......他们在江南这块背景布上尽情勾勒着温婉而不直白热烈的中国情感文化,施展自我的才华,展现着自我独特的灵性,不仅留下了自我的印记,更增强了江南的意蕴。江南以其特有的灵动清秀牵住了文人的脚步的,成为了中国独有情感文化的底色。

人们常说“江南烟雨,纸醉金迷”,我却道江南不恋盛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江南仅是一方不染俗世污浊的底色,锁着了带着淡淡紫檀香味的中国式记忆,映衬着中国千百年来独有的情感文化。

依稀仿佛间,我看见了钟情古意之物的江南女子,低眉素手,轻抚着软绿绸缎上的微凉,眉目间流转着点点星光。

名师点评

将文章立意为“江南,是中国独有情感文化的底色”,甚是高远。从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的勾勒,到江南曲折蜿蜒的小巷子、戏园子的徜徉所见,再折向风骚才子笔下的江南,最后在于“人们常说”的对比中道出我心中的江南,并在一尊想象的优美江南女子形象中结束全文,由虚而实,由实再虚,由浅而深,韵味无穷。更令人惊艳的是小作者准确地在(古今、区域、风格、人我)比较中准确把握江南情感的特点,并驱动其灵秀之笔将老墙、小巷、旗袍、墨笔、宣纸、新茶、戏园、昆曲、吴音,以及《游园惊梦》《西厢记》、诗词文字等诸多典型江南文化符号、元素巧妙而顺畅地聚合成一篇古今辉映、视听交融、色香俱全、情味悠长的美文。文章的语言或直引,或暗引化用,或绘形绘声,或咿呀嗟叹,既诗情画意,又情韵丰厚,与文章所表达的主旨非常和谐。

——(邱兼顾,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师,曹勇军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看完这四篇文章的小编

太激动了有木有

乡村、水浒、诗词、

同学们的生活真丰富呀

这么棒的同学们

小编为你们打call

优秀的作文都快来参与我们的大赛吧

等你哦!

来源:扬子读写网

“谁是下一个韩寒”第二期火爆上线~为你最喜欢的作文疯狂打call,助它登上扬子晚报

(点击链接进行投票)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大赛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中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yx/7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