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盗卖游戏装备黑产诱人网络安全形势究

点击上方"广西信息安全学会"   然而,这样的行为算得上“黑客”吗?某种意义上是的,但是,它不能代表“白帽子”们的作风。

  “白帽子”黑客是指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他们是网络世界的卫士。与利用漏洞、制作木马病毒去牟利的不法分子不同,“白帽子”们是为了让网络系统更加安全。

  中央电视台最近推出的《我是黑客》纪录片,也首次将这群高智商的网络安全人才全面地推到了公众视野中。节目介绍中写到:黑客在一部分人的认知里,他们是网络世界的破坏者,是靠攻击别人的网络系统,窃取信息,非法盈利的坏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黑客界,有专干坏事的“黑帽黑客”,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白帽黑客”。出于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国际上催生出了世界黑客大赛,互联网和软件巨头希望借全球顶级黑客之手,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背后:“黑产”利诱无处不在

游戏装备牟利,这算得上是“黑产”利益的一种。实际上,掌握安全技术的人才还面临黑产巨额收益的诱惑。天融信的信息安全教育专家李跃忠说,黑客通过非法倒卖个人信息、倒卖游戏账号、刷流量、制作网络病毒等,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能获得上百万元的收入。“‘网络黑产’一夜暴富的情形,也不利于引导安全人才健康成长。”

  “过去,由于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从事‘黑产’的违法成本极低,使得很多人铤而走险。”安恒信息副总裁冯旭杭说。直到现在,安全圈子的人,有时还会收到黑产的报价,比如10万元黑掉竞争对手的网站,30万元攻击一家游戏的私人服务器,50万元告知一款常用服务器软件的漏洞……

杜绝网络盗卖行为: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今年6月1日,我国互联网领域的首部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如何能真正杜绝网络盗卖等违法行为呢?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我国重要行业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所需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70万人左右,预计到年,需要各类网络安全人才约万人。可见,光靠高校培养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网络安全人才供不应求,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网络发展速度相关。严寒冰说,传统高校的学科课程,强调基础理论,忽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应用能力建设,没有相关专业设置,大多数“白帽子”黑客都是靠兴趣“自学成才”。

湖北日报网

赞赏

长按







































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作用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yx/6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