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工匠风采3虞燕愈挫愈奋的研

扬子晚报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李吟男记者王国柱)手机刚响就被迅速接起,虞燕言简意赅地回答着对方的问题,目光却还锁定在电脑屏幕上,一只手在键盘上敲打着。撂下电话,打字声瞬间加大了频率,她拔高声量,“一刻钟后我们开会,大家把手头的项目顺好!”虞燕在岗位中药品研发没有坦途,在扬子江药业集团的8年,从一线的质量研究员,到药物研究院制剂二所研究一室主管,虞燕每天的工作安排得都很紧凑。“做研发,比起技术水平,更考量策略与心态。”8年时间将虞燕锻造成为一个“有韧性”的研发人。去年年底,研究一室有5个项目同时临近申报节点,任务繁重。前有无数未知难题,后有时间节点步步紧逼,虞燕需要协调着22人的团队,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虞燕认准“事事有跟踪,件件有落实”的原则,带领科室人员迎难而上,常常为了一张图表、一个数据守在实验室直到半夜。在两个月不舍昼夜的努力下,所有项目均已完成申报。年,虞燕处于项目负责人向项目组长的转型期,某品种颗粒剂项目耗费了她16个月的时间。为了与参比制剂达到一致,在制剂研究阶段,她采用“挤出滚圆”的工艺取代原有的制粒方法。做出这一决定,意味着小组人员要从制粒设备采购、设备操作到若干处方筛选、工艺参数摸索等一点点摸索,终于做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样品。好不容易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稳定性考察期间,一个指标突然脱离标准线,似迎头一棒,组员们泄了气。虞燕深知自己这时就是团队的主心骨,一方面为大家加油鼓劲,另一方面,她自己扛下了大部分分析工作,以申报要求和参比制剂导向,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了影响结果的辅料。该产品成功“弯道超车”,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扬子江药业集团第一时间组织符合要求的员工到岗上班。研究一室的员工主动接受封闭式的管理,过上两点一线的日子。他们20多天不能与家人见面,心中浓浓的思念只能隔着手机纾解。虞燕和大家伙儿吃住在一起,在工作上给予指导,生活上热情关怀,大家不仅没有怨言,反而干劲更足,抢时间、保质量,全年申报项目均未受到影响,还因业绩突出,捧回了泰州市巾帼标兵岗的奖杯。校对徐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ys/14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