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75.html
2月2日,电视剧《巡回检察组》座谈会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分享“低流量冷题材”如何做成“爆款”影视剧。继爆款《人民的名义》之后,江苏导演、制片人李路再次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提供探索。专访中他表示,自己作为创作者,还是不想把影视内容当成“商业产品”来操作,而要努力突破“触摸房顶”,尽可能地做成对社会有意义的作品。正在筹拍作家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也希望去展现历史纵横度和社会全景维度,而不是刻意迎合热门话题。
01
电视剧引发检察行业反思:
办案中有没有“胡雪娥”
东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会上,省检察院检察长被本地死刑犯家属胡雪娥送上一面“狗吃良心、贪赃枉法”的“锦旗”,这是《巡回检察组》中石破天惊的开头。巡回检察组组长冯森(于和伟饰),在省政法委书记张友成(韩童生饰)的指挥下前往橙州重启调查“杀人案”,联手驻监检察室主任罗欣然(韩雪饰)明察暗访揭开层层迷雾,多方合力最终挖出幕后潜藏势力。 就如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在研讨会上所说,好的文艺作品让司法检察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检察故事。检察人员都要读一读《人民的正义》,看一看《巡回检察组》,想一想自己在监督办案中有没有“胡雪娥”,更要时刻警醒不要成为“武强”。 以巡回检察制度的实施为背景的《巡回检察组》湖南卫视播出实时收视破5,创下优酷很多项播出纪录,但去年年底开播时,不少人连剧名都容易搞错。“巡回检察组”是什么?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监狱实行巡回检察试点工作,在对监狱派驻检察人员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巡回检察,以改变派驻检察人员潜在的因熟生腐、因熟生懒等问题。 剧中,不按常理出牌的冯森、冯雷出演的直播网红检察官,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韩雪出演的凸显个性的女检察官还曾引发争议。李路认为,文艺作品能让观众近距离地了解到检察体系随着时代进步的一系列改变和创新。“这些检察官虽然是行业内一些检察官的集合体,但也兼具影视角色的戏剧性和话题性,引发广泛争议说明了我们的创作点是正确的,回应了观众内心的问题。” “超越自己有难度,但不要带着看《人民的名义》的期待去看这部剧,这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我们的目标是向观众推出有质量、经得起时间验证的剧,创作这部剧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做一部挣钱的商业剧。”李路表示,“对这部剧的剧本质量、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播出每一个环节的付出和努力历历在目,播出热况证明了共建法治中国的这份正能量的重要性,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寻求的方向。”02
触及现实内核,
总想“拍点别人拍不了的”
翻开李路导演的代表作,《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人民的名义》等,对现实主义题材有着明显偏好,大时代中的人间冷暖、喜怒哀乐最打动他。“从第一部电视剧《小萝卜头》开始,我一直想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一种关照现实的力量和温度,比如《老大的幸福》《坐88路车回家》和《人民的名义》,不论是对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画,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都希望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采访中,李路导演也说,其实拍完《人民的名义》,曾萌生“退休”的想法,“不想干了,太累了。”产量不高,就因为每次孵化题材都需要两到三年,经过深思熟虑。“目前来看,这些戏都还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符合观众当下思考,温暖和正能量的。现实主义题材拍摄难度相对是比较大,毕竟写的是大家身边的事情,稍微有点不真实,观众就会不买账。” 玄幻、穿越、古装等热门题材,似乎不在李路的创作序列中。有人评价他不拍轻松赚钱的剧,专挑“难啃的骨头”。按他的话说,就是“想拍点别人拍不了的”。 他也 拍摄《人民的名义》期间,李路诞生了“人的三部曲”的构想,由《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人世间》组成,呈现众生相是他喜欢的事。“如果平常没有去和社会各阶层有过比较深刻的接触的话,是无法拍这类剧的。如果都不明白开(省委)常委会时省委书记坐在哪,常委几个人怎么发言,基层的艰苦是什么样的,是拍不了的。我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有过深入的了解与仔细的分析,所以知道复杂的人性是什么样的。” 《巡回检察组》之后,李路执导的《人世间》将在东北、贵州、深圳等地取景,目前还在筹备中。他告诉记者,其实决定拍这部作品,最早是三四年前,就从多个IP中挑中了《人世间》,当时小说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但故事的内核和厚重深沉的基调打动了他。 李路说,现实主义热潮下,现实困难是,很多文学作品并不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但《人世间》很适合,三代人的命运起伏,很有看头。“这是一部当代百姓跨越五十年的生活奋斗史,其中涵盖的内容精神很多,仍然是一部群像戏。《人世间》的剧情有历史纵横度,也有社会全景维度,没有故意迎合时下某种热门话题,这里面的七八十个人物基本上涵盖了你人生中经历过的所有层面。”他还透露,演员阵容上,《人世间》采用全戏骨班底,《巡回检察组》《人民的名义》里的优质演员将继续出演。坚持自己选演员,没有关系户,他认为这是剧集成功的保证。03
剧里有南京烟火,
保留时代和情怀的记忆
地域标签就藏在江苏导演李路的作品中。年播出的张博、刘威葳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坐88路车回家》里,二条巷、夫子庙、大行宫这些南京地名俯拾皆是,人物说南京话,公交站名也让南京人会心一笑。《人民的名义》里,南京体育学院的大门和奥运冠军大道,就成了“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的校门,则成了“国家某部委”的大门。 父母都是资深新闻人,从复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新华报业集团。这样的生长环境让李路从小热衷于观察生活,他也把这份纸媒情怀放在影视作品中。在《坐88路车回家》中就植入《扬子晚报》。在《人民的名义》中,扬子晚报记者还成了汉东“省委常委会”会议上的“省委常委”。他表示,现在纸媒也向新媒体发展,大家会在朋友圈看。以前小卖部卖的报纸一直都是南京最有代表性的报纸《扬子晚报》,电视剧在不经意之间承担了记录功能,保留时代和情怀的记忆。 27岁拿优秀导演奖,32岁就拿“飞天”、“金鹰”双奖,李路从起步就保持了一种对题材的特殊敏感和挑选品味。年从吉林艺术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来到南京,进入江苏电视台文艺部工作,历任南京电影制片厂生产副厂长、江苏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等。当时江苏台导演有十几个,李路来了之后没有机会当电视剧导演,做了好几年晚会,内心始终想着电视剧导演梦,“当时确实是憋着一股子劲。没那么多活儿派,就惦记着自己找机会。” 在文艺部门做晚会导演,李路采访了当红歌手张咪。她在中苏边境偏远农村长大,童年极其艰辛,14岁带着外婆的压岁钱和好嗓子闯世界。李路回忆说,拍摄过程有点难,从广州拍到珠海,8集电视剧完全是按照电影标准拍摄的。电视音乐连续剧《孤星》成了现象级作品,帮他拿到江苏优秀电视剧优秀导演奖。 敏锐的嗅觉,准确的直觉带来创作的眼光和魄力。李路说,电视剧导演要善于把影视作品跟社会心态相联系。细说入行30多年来的影视作品,他总结,“我喜欢有历史纵深感的时代剧,多年以后拿出来仍能回味的电视剧,有人间烟火。”快问快答
Z=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L=李路 Z:在您的作品序列中,最喜欢的作品是哪部?L:每一部作品都凝结着当时可以倾注的所有心血,都是自己奋力拼搏过的产物,没有最喜欢哪一部,但每一部都有反思,反思有遗憾的地方、反思这部作品的短板、都希望在下一部作品中得到完善和进阶。 Z:平时会 Z:抓住现实题材爆款的秘诀是什么?L:所有作品都要生逢其时。此外还要拿捏住尺度,以及在艺术方面精耕细作。目前,中国的电视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飞快地进步,缩短与国际优质影视内容的差距。不过也要承认,我国的电视剧制作在题材多样化,制作的成本、品相以及拍摄周期的充分性上,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 Z:据说南京是你创作的灵感源泉,有什么常去的地方?L:我是南京和北京两边跑,想念南京味道就回去吃一顿,简单来碗鸭血粉丝汤、皮肚面就好。我常去王府大街那边的馆子。跟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感情很深,报纸多,文人多,老朋友也多。南京我是拍不够的,民国题材和现代题材都适合。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视频剪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戎毅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面对面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扬子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ys/1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