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吉祥的羊年,又逢扬子晚报新随新华报业集团乔迁之喜,每年一度的艺术盛事“扬子晚报羊年书画迎新会”1月22日在新华报业集团新址举办,扬子晚报的书画家朋友们聚在一起切磋艺术、共叙友情,现场各种“喜气羊羊”——书法家们的作品中少不了“吉羊”“金羊”等“关键词”,而画家们则“撞题三羊开泰”,不过现场最后完成的艺术作品却各有各的妙处,简直是在挑战你能想出几种“三羊开泰”的想象力!
每年来扬子笔会,尉老越来越“水灵”了
“尉老气色真好,您真是越来越水灵了!”昨天著名油画家陈世宁首次来参加扬子书画迎新会,现场一来他就大赞每年来助阵的书法大家尉天池“水灵”。这让79岁的尉老禁不住哈哈大笑,“当然开心,说我苍老我可就不开心了”。尉老很时髦地说自己是《扬子晚报》的粉丝,“铁杆粉丝!扬子我每天必看,每年的雅集只要我在南京我都来。扬子受众面广人缘好,每年一次的笔会成了圈里大家难得的聚会,平时别说聚会约会都很难”。因为被赞“水灵”,尉老心情大好书兴大发,频频挥毫,字字苍劲浑厚、潇洒豪放,边写他还不忘感慨地对年轻人寄语:“我现在最大的感触就是:珍惜时间。现在很多朋友看了我的字说还在变、还在进步,但我自己还不满足。小孩子过年很开心,像我这岁数就希望新年能有新进步。”挥毫休息时间,尉老又来围观正在奋笔题字的省书协副主席李啸,“你的名字难写,要不你题上我的名字吧,‘天池’笔画少!”大家都被逗笑了,现场一片热闹。而另一边则是严肃认真的现场“教学”: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逮”住尹石学起了篆字,一字一笔地现场学了起来……
的确,扬子书画迎新会已经成为艺术家们公认的每年一度的朋友圈“线下版”。就像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萧平所说:“我可谓是年年都没落下。一年一度的迎新创作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聚会,扬子把大家都请过来,吟诗作画,交流经验,这就相当于古人的雅集,给画家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各抒己见创作绘画,同时也能在新年伊始给广大读者营造出一个热闹的氛围”。已经连续参加六年迎新创作的书法家李啸深有感触地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文人雅集活动,书画家们尽情地即兴弄墨,不同的艺术家相互之间也可以有启迪,年轻的艺术家可以向老艺术家们取经。扬子晚报作为强势的媒体品牌,通过书画形式高大上地向读者展示艺术家们现场创作的作品,就像央视的春晚一样,赋予了大家很多正能量”。著名画家徐善也感慨:“能够请得动这么多重量级的画家,也只有扬子可以办到,对于书画艺术来说,纸媒具有其他媒体取代不了的作用,艺术家们也期待与扬子的共赢”。著名画家徐建明则直接表示“在报纸上给大家拜个早年”。
遗憾的是,年年助阵书画迎新的江苏省美协主席宋玉麟因为白内障开刀没能来现场,但他在手术前就精心准备好了给本报的作品。而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也因为在北京开会,没能现身会场,不过,同样的,百忙之中,他们也事先准备好了给本报的作品。因为给研究生上课而无法抽身前来的著名花鸟画家陆越子还录制了祝福视频,在苏州出席文化惠民活动的桑建国则托王野翔带来了精心之作……因给研究生上课而无法抽身前来的著名花鸟画家陆越子还录制了祝福视频
油画首次进笔会,名家写春联首次“微评选”
油画这么多年来首次进驻扬子书画迎新会,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陈世宁对此也非常开心,“接到邀请首先是高兴,油画家首次进驻扬子书画迎新会说明大众需要油画,扬子也需要油画,画家们也需要扬子晚报这个平台。能够向大众宣传油画,是非常好的事情。在现场创作中油画更加需要气韵生动,迎新会相当于聚集了画家在一起,激发他们的灵感,在创意的碰撞下产生出更精彩的作品”。现场陈世宁创作了一幅《暖冬》,“本来就要搁笔了,张友宪看过后提出远处的山可以拉长,改完之后整个画面空间感更强,更加透气。国画和油画的碰撞都可以激发出更动人的作品,更遑论国画和书法之间了。迎新会的成功是扬子的凝聚力所在,也是大家对扬子一年工作的充分肯定”。不仅张友宪来提意见,现场李啸等人还来围观拍摄视频,以见证油画家进驻扬子笔会这一“历史时刻”。李建国是另一位进驻笔会的油画家,他带来了一幅《南京中山陵》,之前已在好的白癜风专家复方木尼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nr/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