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之水山上来

水源来自燕雀湖,像南京城东的一轮新月

今天内桥到淮清桥的河道,就是古青溪的下半部遗迹,而珠江路太平桥东侧的河道就是古青溪上半部遗迹

【青溪】

下一篇:网购遇纠纷怎么维权? 公证处帮你证据保全

上一篇:南京警方破获“一日游”盗窃团伙 缴获手机139部

上周扬子晚报报道,南京的北京东路因地铁施工在1个月内发生5次塌陷(11月17日a3版),专家认为与古河道有关事实上,六朝时代的南京城河道纵横,和今天相比,完全是另一幅景象,青溪、运渎等多条大河贯穿而过一千多年后,这些曾经川流不息的河道几乎消失殆尽它们还有什么遗迹可循?走向如何?我们身边的道路、楼宇哪些曾是湖、河?为解开这些疑问,扬子晚报记者为您实地探访中间五老村、红花地部分的青溪已扬子晚报广告部地址经因历代改造河道几乎消失,今天这一带是密集的居民区

在珠江路南侧,太平桥下河道呈东西向,桥梁以东的河道就是古青溪的遗迹河宽约7、8米,两岸是近年新修的河堤,水流较缓,树木葱郁,是一个闹中取静的佳处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清代诗人王士祯在《秦淮杂诗》中,写下了对南京板桥、青溪等六朝时代遗迹难以寻觅的苦恼“青溪”是六朝时代开凿的一条人工河,门阀贵族们的宅院很多设置在青溪两岸,留下了不少风流佳话

1/4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青溪之水山上来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专著《南京水利志》记载,青溪的源头是曾经将明故宫宫城包含在内的燕雀湖(即今天紫金山中的前湖)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扬子晚报),为泄湖水及屏障南京东部防线,开凿了这条河道,取名“青溪”水利志中《南京古水道图》显示,青溪的河道从燕雀湖流出后,横穿今天的龙蟠中路,沿着珠江路达到太平桥后向西南拐弯,经过五老村、红花地,在内桥处与另一条六朝运河——运渎交汇,同时河道又拐向东南,经过淮清桥,流入内秦淮河道流向的大致形状类似下弦的新月

实习生 盛婷婷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可 文/摄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白癜风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yzwbls/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