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
视频里的两人,是父子俩。姚庆军,是8月1日G2泰州南出口的执勤点长,泰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干部。姚一明,19岁,是南京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学生,暑假在家。
这位父亲怎么舍得让孩子置身在35°高温、发动机尾气四溢的高速道口上?况且这一次的毒株“德尔塔”毒性大,传染性极强。
“把他带过来,就是让他实地感受一下防疫工作。”姚庆军一边抹去脸上的汗,一边把水递给了一明。
“值班下来感受怎么样?”
“太不容易了。我刚跟我爷爷说很辛苦,马夹都湿透了。我爸以前老说怎么怎么忙,我想有那么夸张吗?不就是扫码嘛?今天到了现场,我的天!要对每个司机、乘客说一遍,健康码还好;行程码必须要仔细看,有的人去了十几个地方。大货车嗡嗡得,根本听不清。刚开始手忙脚乱。幸好,我爸带着我。嘿嘿”小伙子说完,一仰脖喝下了半瓶水。
“他爷爷是姚学桂,咱们兴化公路站的退休职工,‘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正在一旁维持秩序的朱志彬告诉记者。
听完这些,开始的问题有了答案。“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父亲传给儿子,儿子再传儿子。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人民群众健康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公路人的父子搭档就出现在执勤的道口。这不就是公路人“甘做铺路石”精神的传承、发扬吗?
此刻室外,34°。执勤的人要全程佩戴口罩、穿反光背心,在道口上来回穿梭扫码、问询、指引……7月30日18时—31日18时,G2卡口处,检查车辆数辆,检查司乘人员人,劝返人,执勤的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执人员是28人。
目前,全市公路职工系统按照四班三运转,24小时坚守在G2卡口上,为维护全市人民健康,坚决守好泰州南大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讯员夏凯张婷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