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离开上戏的岁月10

─────────

年10月22日

─────────

诸位:

近好!

年前曾相约,说是《校友通讯》一年出刊一期。如今已是十月下旬,遵约应以筹备了。因此事先致函与您,望您简略地报告您一年来的情况,以及您所知道的其他学友近况。

上期《通讯》发出之后,1月16日就收到宋光祖先生寄来用于办刊的五十元捐款。五十元钱不好储存,2月13日,我见工商银行正发行“鼠年鸿发有奖储蓄”,头奖为一万元,二奖为五千元,三奖为一千元,幸运奖为元,于是就另凑了五十元,擅自购了一张储蓄存单,指望托大家的福得个大奖。不料开奖之后,却连末奖也未捞到一个。平时本人不曾投过任何彩票之类的玩意,看来还是不投为好。

今年年初去北京看戏,见到了王信厚以及他的晋京参加全国戏曲交流演出的剧目《罗科长下岗》,戏真不赖,似乎是剧名不讨彩,因此影响不太大。除此之外,本人没有再去其他地方。守在长沙,见到了来长公差的宋老师;收到过金成、德忠寄来的刊报;接到过怀臻、文麟打来的电话外,就只常与康生班长见面了。看来,我们还是应加强联系。

一年下来,似乎没干什么事情。仅在省内外发了几篇文章,写了一个目前还不知前途的花鼓戏;其余都是看剧本、提意见,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此信发出,望能收到您的回信。如地址、电话号码有更改,也请一并告知。《通讯》将于十二月中旬编印。

好!

文 辉

─────────────

年12月6日   第9期

─────────────

罗怀臻   年10月27日

文辉:

……弟今岁正届“不惑”,回顾“前尘”,感慨良多。自八六年移居上海,倏忽整十年矣。此十年,一意编撰戏曲,可谓呕心呖血。个中成功失败,亦算备尝了。

自今年始,拟逐步调整创作方向。电影、电视剧俱在辟展方面。于是有了今年上半年邀集包括大宇、金成二学兄在内,计有近十人入盟的“百集系列电视短剧《人间喜剧》”。从已完成的三十集看,至少剧本是拥有优势的。而且费力不多,酬劳亦属不薄。此类活儿,以后可能还会承揽一些,同学们如有余兴,诚望加盟。

电影剧本亦写了一部,先秦题材,属历史大片。不久前去河南,还诚惶诚恐地请姚主编指教了一番。目前看来进展尚属顺利,倘真能拍成拍好,影响应不会小的。

此外,十年写戏曲的惯性还续着:京剧《西施归越》十二月晋京,淮剧《金龙与蜉蝣》明年二月去台,新本《西楚霸王》《许仙传》亦在斟酌首演人家。“悲剧十种”可望落实出版。总之,十年一觉,这十年漫长的梨园之梦,当作一个小小的归结了。

信厚、金成、大宇往来较密,辗转也得到点同学的消息。中秋去看望陈多老师,老人家电脑玩得很溜,身体和心情都很健朗,让人愉快。宋光祖老师、叶长海老师也常见面或通电话。上周还和叶老师同去南京参加了一个笔会。周培松、吴新嘉老师也见到过一二回。

昨天为女儿量身高,一米七二,吓了我一跳!可不是么,我今年亦发现两鬓生白了。所以,从前的事情都生出怀念,曾经的同学尤感到亲热。特别希望多知道些大家的消息。

陈德雄   10月28日

……近几年来,我似是个大忙人,总觉得干了很多事情,其实什么都没干,只是累了身体罢了。前几年,由于剧团更换领导班子,组织上不慎把一个酒鬼当人才为一把手,把剧团弄到不能正常演出的地步,只差点没把土地和房子卖掉。在91-92年间,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我只好回家去。家在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一个镇上,老家从前在镇附近的村落,58年迁镇,那里还有大片土地。这样,我就和全家人开发了近三十亩,种了五百多株橡胶和二百多株槟榔及树木。遗憾的是槟榔种子不好,徒长结果很少。就在搞种植的同时写了两台琼剧,一台是地方题材的古装琼剧《高林学馆》,一台是写农民办旅游的现代琼剧《仙姑之梦》。……93年,剧团恢复正常工作,《高林学馆》搬上了舞台,适逢海南94年专业剧团调演,一举夺了剧本、导演、作曲、舞美、演出、演员六项大奖。接着,该剧又获省94年度优秀精神产品奖,海南日报、海南侨报、电台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录像带已传入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这个戏除我团上演了一百三十多场(收入很可观,最高的一场达一万三千元。平均每场五千元)外,省琼剧院三团和一个民营剧团、泰国二个剧社都在演此剧。

至于《仙姑之梦》由海口市抓上演,说什么要作省里的五个一往上报。也不知什么原因,热闹一阵也罢了。台湾老板已约定,明年六月请我们团赴台演出,剧目要五个。我想,剧团赴台演出,我把剧团的住舍搞好,只搞编剧就罢了,让出时间回去管好作物园,才是长远目标;如来兴趣,就搞个本子,不要也算了,我这里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似乎纪元也灰心了。

张贵驰   10月28日

……近数年来,弟摒却所有公务应酬,埋首书斋,写一部三卷本长篇小说《海峡》,总字数一百万,已于上月中旬按出版合同规定时间杀青交稿。出版单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据编辑告知,第一部已发排,预计年底可初校,全书出版,当在明年上半年,届时当寄上,请兄教正。

弟踞海隅,常为诸学友于事业上煌煌成绩而感奋不已,且引以为自豪!弟之能勉力完成此作品,实得自于学友们之激励,亦不辜负老师们殷殷教诲与期望。

姚金成   10月29日

……坐下来理一理,今年都干了哪些事?主要精力当然还是办刊。此外,“隔年收成”推了两台戏。一个是现代戏《蚂蜂庄的姑爷》(与人合作)由豫剧三团排演;一个是新编历史剧《大明惊雷》由河南豫剧一团排演。这两个戏今年都参加了河南第六届戏剧大赛,可能都会获奖,(因争议太多,尚未公布结果)《蚂》剧可能名列前三名。我写戏可能太考虑观众、太考虑剧场,一定程度上放弃或降低了一个剧作家的文化追求,这两个戏可能都谈不上什么值得骄傲的突破,但剧场效果绝对好,是剧团的“吃馍戏”,观众反响强烈。《蚂》剧二度也不错,不到一年,已为剧团创收百万,已参加了中国“金三角”交流演出,获了优秀演出奖。12月20日左右进京演出。电视剧也马上要上马。《大明惊雷》二度弱了些,作为一个编剧也无力回天,很遗憾。但这个本子还是很有爆发力的,希望日后再换个团重排一次。这个戏作为演出剧目也是好的。

今年跟怀臻接触较多。他两次来河南,策划指导省曲剧团《阿Q与孔乙己》创作排演。当然师兄弟之间难免互相“吹捧”、互相批判。他的话使我对自己的事业目标和人生姿态有了很多反思,使我从无奈而又自满、自足、自慰、平和、超脱、无为的“准老年心态”中惊醒过来。办刊的拖累甚多,一时又难以脱身,力争近年在戏剧创作上有点值得一说的作为吧。

除这两个舞台剧,今春还被怀臻所“逼”,参与了电视系列短剧《人间喜剧》的创作,我写了《世纪诗坛》8集。据说正在拍摄中,因剧稿未出已被“买断”,拍好拍坏由他去吧。……

这一年,跟胜华、昭沛各通过几次电话,跟少鑫通过一次电话,跟方方、玉珊因稿子往来既通话又通信,与蓝青有书信往还,洪钰曾托其友在郑州与我通话……

王蓝青   10月30日

……现将近况概括数言:

一与老友贵驰相聚海安中洋集团,笔会之余,与致问候,得知他的长篇巨著《海峡三部曲》即将问世。

二是本人在书艺上有一点小小成果。今年夏,书艺新作《李世民论书》(行书)入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当代名家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并荣获等级奖。这是书艺生涯中一个新起点。有关报刊发表了专访。

三是策划纪念艺术大师王个移诞辰一百周年活动。此次活动档次高:由上海市文化局、江苏省文化厅及南通市政府主办。著名书画家程十发(本馆名誉馆长)、韩天衡及王个移先生得意门生等光临参加系列纪念活动,《上海艺术家》《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国内有影响的报刊记者争相采访,一时轰动江城。

陈秋凌   11月2日

……这一年成绩不算大。除在国内报刊上发表几篇文学外,还发表了一部大型现代豫剧《孔繁森》。我对搞戏剧创作的前途感到迷茫。能够完全不为权、钱所诱惑,甘坐冷板凳搞事业,道句心里话:委实不容易啊。

前不久,同吴建伟通了一信,将描写他心态的几句话摘给你。(附后)

另,我现在兼任《中国商场报》副总编,哪位同窗有贴近生活的短篇小说、散文、故事之类,请赐稿。稿费从优。

〖附吴建伟致陈秋凌信〗

远在深圳,常念及同窗师友,天南地北,各自操劳,一晃十余年,让人总有些伤感。我已远离戏剧了,甚至连戏都少看,几年下来,算算只看了两三部。但是,同窗们的消息我却无时不在关心,至少在深圳,我还连续两次看了《金龙与蜉蝣》,只因为是同窗,那份情丝始终在拉扯着我。一般演出我是不看了,一是忙,二是累,三是兴趣不大,但若是师友们的大作,只要有机会与可能,我是永远不会舍弃的。真羡慕大家的成功,我已经不行了。

刘玉珊   11月3日

信收到,遵嘱给你写信汇报我的近况。

我去年底至今年六月,在厂里拍摄的电影《杨贵妃后传》中当副导演,认真地体验了一部影片从筹备到拍摄完成的全过程,苦了半年才算了结。今年的工作任务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全由自己掌握。闲暇之余,除了在《文汇电影时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了几篇为该片导演和演员捧场的文章外,还到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走了一遭,对股票的研究已达大专水平,并深深感受到目前最热门的“朝阳”行业与我们电影这个“夕阳”工业的巨大差异,很有一番感慨与收益。

中国电影市场的低谷依旧,我们厂今年拍了一部《长征》,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艰苦异常。指望能得到个“精品”的嘉奖,可获发行一部国外“大片”,以图全厂职工的经济收益。各位同学若有关于中国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本均可寄我,厂里会尽可能将其推上。

我今年以来少与同学联系,家庭电话与通讯地址均无改变。虽然没有参与戏剧创作的“热炒”,但仍十分记挂各位老师与同学,请大家有机会到广西来作客。如有差遣之处,亦请吩咐。

刘兴安   11月4日

……每每提起笔来便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天南地北,相见很难。《通讯》实在是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最好途径,一年一期虽少些,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年中只是在夏季与文麟兄见过,他现在北京主持一家公司,发展势头甚好。我亦有意投身麾下,去北京生活一段。同学、同事,也许能做点事情。至少是离同学近些,多交流些感情与经验,不然我怕是要在这大北方销声匿迹了。

宣传部的工作繁杂无聊。无奈在今年秋与满都夫等几位内蒙班的同学作了一部名曰《面对青山》的电视剧。目前已进入后期,月底将去参与一下,那时也许会敲开不知哪一位同学的门。望同学们早些准备好酒肉便是。

我的工作无大起色。电话号码稍有变化()xxxx;xxxx(家),在此通报。

陈德忠   11月9日

《校友通讯》能坚持每年出刊甚好,可借此互通信息,维系友谊。若干年后,回首往事,这又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雪泥鸿爪,冷暖自知。……

一年来,我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写作电视连续剧《大佛凌云》上。初稿完成后,上月导演张华勋来乐,共同研究通过。现正由他在京联系投资公司,与乐山方面联合拍摄,预计经费在七、八百万左右,筹集资金是个大问题。他对剧本较满意,希望作为他有生之年拍的重头作品,要按精品来制作,市里已作为“五个一”工程的重点作品,同时报省上列入“五个一”工程。因此,按张华勋的导演构思,还要对剧本作充实修改。要求我在年底前将剧本改好,明年上半年争取能投入拍摄。我在台里承担了一个文化、综艺类和一个家庭生活类栏目的撰稿任务,每周都要按期出节目,时间紧,任务重,只好加班加点干了。

戏剧活动方面,由于朋友们的厚爱,仍在为我省十二个地、市文化局组成的“峨嵋戏剧创作联谊会”编印小报《戏剧联谊通讯》,欢迎学友们有适合的短稿惠赐,特此致谢!我现在的单位是:四川乐山有线电视台;()xxxx(办)xxxx(家)

我家仍住:乐山市文化局(通信交此即可)

甘昭沛   11月12日

落魄之际,接到学友来函与问候,甚感欣慰。何为落魄,容我慢慢道来。

前年搞了部电影《金沙水拍》,本来各方面反映都不错,已内定几项电影大奖。谁知好梦难圆,去年在大学生电影节上竟惹起轩然大波(主要是民族问题),险些引发两对立派上街游行。中央几个部门联合出面做了工作,方将此事压下,且不许见诸报端,评奖等事项也就一笔勾销。如果事情仅止于此也还罢了,反正电影评奖从来都是导演、演员们风光,与编剧无甚干系。谁知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引出的结果竟是上面有关人士指定我再写一部红军过凉山的电影以补过失。这事干不干都是由不得你的。无奈,今年元旦刚过,我就去凉山、成都等地搜集材料,在方方面面划定的圈子里负重而“舞”(舞文弄墨之舞)。一年就折腾一部电影本子,把我搞得精疲力竭,现已通过投拍,暂名《神兵过彝海》。年中去北京送审剧本时曾与久未谋面的文麟学友相聚,往振凯处打电话,未果。

前不久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之约写了一部二十四集的电视剧《缉毒英雄》(与人合作),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可望出片。但这事也挺悬,云南对涉及毒品的题材十分敏感,以为有损云南形象,哪怕外边的制作单位来拍也要人家“入乡随俗”,所以能否出笼亦很难说准。总之,在创作上沟沟坎坎,打了些擦边球,前途未卜。……

现在我工作单位不变,通讯地址仍照旧,但电话改为()xxxx(宅)

xxxx(办)

郝昭庆   11月19日

遥寄东西南北

癸亥孟秋喜相逢,瞬忽离散十二冬。

师恩永记心坎驻,窗谊长存血中溶。

情糸天涯岭南近,魂牵海角塞北通。

商潮滚滚戏苑敝,奋斗不息志何穷?

─────────────────────────

诸位师友:

编完校友来信,已是12月5日。

“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及时地得知一些同学的近况(其中不少是好消息),是作为一个编刊人独有的快乐。最早的来信已有月余,为了及时地传告给大家,也就不再等了。同时,为了尽可能让同学多知道一些校友近况,我尽可能地不作删节,虽然有的文学多一点,但读来还是不会嫌多的。当然,像昭庆兄的文字最少,但情意浓浓,也引人无限思绪……

办《通讯》能联络情感、交流信息,但更多地在于相互激励。我们大多是年届不惑或已近天命之人,正像金成信中所指出的一样,那“准老年心态”已悄然潜入我们心底。我们虽已处在世纪之末,那“世纪末”的心态却万万不可有得。我想,我们何尝不也是“跨世纪的人才”?像蓝青兄的达观、贵驰兄的韧劲很值得我自己学习。当然,我们也要识时务,不死守一隅;因为我们还是上有老、下有小,何必活得那么清苦。既然我承担了办刊的义务,我想,学友们如需要多加“相互刺激”,我这里还是可以打破“规矩”,不定期发刊的。因此,希望大家多多来信;到一定的数量,又发一期,也未尝不可。

继宋老师及我各捐款50元办刊之后,又先后收到:罗怀臻元,姚金成66元,甘昭沛94元,陈德忠50元,在此,谨以全体同学的名义致谢。此元捐款,我会精打细算,届时公布开支的。

康生兄任省京剧团支部书记,的确很忙。他家仍住在艺研所,家中电话照旧。他向师友一一问好!另寄往张小宁处的信已退回,知其通讯处者望告。郭豪浦、刘拥政君久无音讯,甚念。

师友们收到此信,又近年元旦。在此,祝同学们老师们在新的一年内身体依然健康,事业继续有成!

孙文辉

.12.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yzwbfz/11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