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partment/00:38“以前新苏社区的环境怎么样?您感觉现在和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10月16日下午,扬子晚报新苏社区小记者第二场专访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新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行,经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专业培训,小记者们第一次拿起话筒,面对镜头,成为一名“专业”记者。此次专访活动,新苏社区邀请了朱寿根、朱小弟、张永明三位社区老党员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小记者们的采访。正式采访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带领小记者们回顾了第一次专访的内容,加深了他们对新苏社区发展史的认识,也为本次专访活动的提问做好准备。随后,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教授小记者们拿话筒的正确姿势,提问时声音要响亮。新苏社区老党员朱寿根10月16日下午2点,专访活动正式开始,经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专业培训,小记者们很快进入采访状态,纷纷举手,向三位老党员提问。“朱寿根爷爷好,您记忆中新苏社区是什么样子的?”小记者郝紫妍迫不及待的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以前叫新苏大队,有16个自然村,现在新苏社区只有6个自然村了。”今年77岁的朱寿根说,年新苏大队成立,由16个生产队组成,一个生产队对应一个自然村,也就是有16个自然村。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名字,第一生产队叫苏家场、第二生产队叫矮凳桥......“张永明爷爷好,那时候新苏社区的环境怎么样?您感觉现在和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小记者陈功向63岁的新苏社区退休副书记张永明提问。新苏社区老党员张永明“最大的变化是,从村民变成城市居民,现在大家文化素质都变高了。”张永明告诉小记者,那时候的环境没有现在好,垃圾都堆放在河边、马路边。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年苏州开始创建文明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去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大家不仅要做好垃圾分类参与者,更要做好环境的守护者,守护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朱小弟爷爷好,上次我们采访的陆洪生爷爷也是在黑龙江当兵的,他告诉我们那边的冬天特别冷,您在当兵的时候,令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小记者李梓旭提问。新苏社区老党员朱小弟“越是天气恶劣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出去锻炼。”年入伍当兵的朱小弟告诉小记者,他当兵时候遇到最冷的天气是气温达到零下42摄氏度,战争来临是不分时间的,随时备战的思想早已根植于每名战士的灵魂。小记者邱骏城的爸爸邱正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孩子很喜欢参加此次活动,通过活动对新苏社区的发展史有了更多的认识。“激发孩子们采访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能力提升。”新苏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徐斌表示,在采访过程中让孩子们认识新苏社区的“过去”与“现在”,感受社区变化发展的“脚步”,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爱社区的情怀,这是新苏社区联合扬子晚报成立扬子晚报新苏社区小记者团的初衷。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宋砚乔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添翼校对苏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bbzz/1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