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凌晨4点35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医院医院妇产科迎来疫情管控期间第一个新生儿。产妇来自江宁隔离管控区,这名男宝宝胎龄还不足35周,虽然有一些早产儿的表现,但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目前宝宝在新生儿监护室观察治疗,母子情况稳定。凌晨零点30分左右接到电话,江宁隔离管控区内有一位孕妇出现宫缩,要求医院生产。据了解,医院医院此前被指定为隔离观察人员和“黄码”医院,妇产科则收治除了江宁区外的其他隔离管控区的孕产妇。但医院建的大卡,加上孕周不到35周,为早产,比起正常的足月产,早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所医院生产。接到电话后,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郑明明团队便提前做好准备。8月10日凌晨1点20分左右,运送顾女士的急救车抵达。“产妇刚到的时候,她和家人还是比较紧张的。”郑明明介绍,事后了解到,顾女士今年29岁,好不容易才怀上了孩子,疫情发生后,一直处于焦虑之中,作为隔离管控区的一位待产准妈妈,她一方面积极配合接受隔离管控,一方面也担心着自己的分娩能否顺利,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她绝不能承受任何一点意外。被隔离后,顾女士医院的产科就诊信息,当得知医院医院作为隔离观察医院并开设产科后,就稍稍放下了心。所以当出现了不规律的宫缩,医院诊断马上就要分娩后,震惊之余,顾女士冷静地要求转到医院医院来生产。但真的被送过来后,想到这里是隔离观察人员和“黄码”医院,顾女士又开始担心起安全问题。然而,顾女士很快就安心了,因为她发现,医院的防护级别做得非常高。医院,穿着隔离服的医护人员将顾女士由专用通道去做了快速核酸筛查,然后又经过专用通道将她送往妇产科病房单间产房。一路上,顾女士没有和除了医护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接触,所以没有任何“暴露”。进入单间产房时,顾女士的宫口已开2厘米。妇产科专家们评估了顾女士情况后,立刻予以持续的胎心监护和产程监护保障母儿安全。同时,考虑到早产儿身体的各项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迅速完成了促进胎儿肺成熟治疗等一系列特殊治疗。8月10日凌晨4:35,顾女士到院3个多小时后,顺产下一名男宝。与此同时,妇产科团队仍在忙碌着,他们一方面迅速评估生命体征,确保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一方面考虑到新生儿是早产儿,通过一系列措施积极防治产后出血。当宝宝放在顾女士胸口完成首次亲密接触时,顾女士流下幸福的眼泪。郑明明介绍,此次疫情期间,作为隔离观医院,医院妇产科不仅组建了强大的专家团队,医院的内外科团队也与妇产科紧密合作,救治病情复杂的疑难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完善了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分娩时均采用单间产房,最大程度保证了安全。通讯员李茹恬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蔡蕴琦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bbzz/1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