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年第15期刊发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署名文章《接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金融力量》,全文如下:
接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这一伟大壮举中,作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唯一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始终把金融扶贫作为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全行动员,尽锐出战,自始至终奋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金融力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农业银行将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坚守服务“三农”定位,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不懈奋斗。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压实各级行服务“三农”主体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农业银行始终坚持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将其落实到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过程。
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上下功夫。农业银行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求各级行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将学习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坚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转化为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具体行动。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发挥好党委领导和协调各方优势;把精准施策作为基本方略,构建差异化政策制度体系;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创新支持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把凝聚各方合力作为重要途径,大力推广银、政、企、户、保等多方合作模式;把加大资源投入作为坚实支撑,全面保障信贷、财务、人力等资源需求;努力打通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贯通的新型服务渠道体系。
层层压实各级行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各级行“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推进落实,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体系。总行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贫困地区一级分行比照总行成立金融扶贫工作推进小组,加强对金融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年,国家“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行又成立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全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将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纳入各级行班子考核,推动各级行切实扛起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体责任。
强化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持保障体系。单独制订“三农”金融事业部考核方案,突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指标考核。单独下达县域和涉农新增贷款计划,单独安排县域固定资产、费用和工资计划。强化县支行领导班子建设,启动实施县域青年英才工程,加大服务“三农”一线员工补充和培训力度。对精准扶贫贷款和农户贷款等业务实行经济资本占用优惠,充分调动基层行服务“三农”积极性。实施县域贷款、涉农贷款投放与分行领导班子评先评优挂钩政策,完不成任务的不得评先评优。
将作风建设贯穿于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领导干部挂点指导制度,各级行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深度贫困地区、定点扶贫县、重点县支行和党建联系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三农”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挖掘树立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常态化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和警示教育,以作风攻坚推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农业银行有3名个人、5个集体获得表彰。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融排头兵
近几年,农业银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贷款、精准扶贫贷款、深度贫困地区贷款等均居银行业首位。
坚持精准方略持续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贯彻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以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柱骨干产业、重点带贫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为重点,大力投放精准扶贫贷款,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聚焦深度贫困地区、52个国务院挂牌督战贫困县,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年6月末,全行在个原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贷款余额1.42万亿元,比年增长1.4倍。年以来,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亿元。
着力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模式。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创新推出符合当地特点和需要的金融扶贫产品与模式。年以来,累计创新推出78项金融扶贫产品,创新推广了“政府增信+银政共管”、特色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光伏扶贫、互联网金融扶贫等25种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有效提升服务脱贫攻坚能力,满足贫困地区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
不断延伸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网络。优先在贫困地区构建完善“人工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线上渠道+流动金融服务”的五位一体服务渠道,有效扩大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年以来,在贫困地区乡镇累计新建人工网点个、自助网点个;在个原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农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惠农通”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90.4%,较年末提高了17.5个百分点;累计为余个空白乡镇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在河北武强县、饶阳县和重庆秀山县、贵州黄平县4个定点扶贫县,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做好产业规划、信贷融资、招商引资、对口帮扶、派驻干部、资金捐赠等工作,助力定点扶贫县如期脱贫。截至年6月末,4个定点帮扶县贷款余额.29亿元,较年增长近3倍。~年累计向定点扶贫县投入直接帮扶资金2.6亿元。
不断丰富非信贷扶贫手段与模式。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确定12家东部行与“三区三州”12个地州结对帮扶,累计帮助引进招商项目31个,落地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开展教育就业扶贫,实施“金穗圆梦”助学活动,~年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大学生名;招聘超过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进入农业银行就业。开展消费扶贫,累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分别达3.9亿元和24.9亿元;研发创办“扶贫商城”,与家中央单位建立了消费扶贫合作关系,累计助销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7.9亿元。
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深度贫困地区减费让利力度。自年起,农业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经营类精准扶贫贷款执行不高于基准利率、最低可执行基准利率0.9的优惠政策,对深度贫困地区法人精准扶贫贷款客户执行不高于LPR的优惠政策。年,农业银行进一步加大贷款利率优惠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经营类精准扶贫贷款利率最低可按照同期LPR执行。年,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经营类精准扶贫贷款的加权利率为4.31%,比年下降32个基点;深度贫困地区法人精准扶贫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13%,比年下降93个基点。
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工作重中之重,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农业银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机制创新、服务升级、模式转型,努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坚持高目标引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年,为深入贯彻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农业银行明确“两高于、两提升、一稳定”金融服务目标。“两高于”,即确保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农业贷款和乡村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县域贷款平均增速。“两提升”,即确保县域个人贷款占县域贷款的比例提升,特别是加大“惠农e贷”投放,让更多农民受益;落实人民银行要求,加大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0个粮食生产大省(区)和县域金融供给薄弱省、计划单列市的信贷支持,确保这些地区县域新增贷款占全行县域新增贷款的比重高于上年。“一稳定”,即脱贫县的信贷帮扶政策和增速基本保持稳定。
突出乡村振兴重点服务领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和城乡融合、县域消费升级、数字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逐一研究制订针对性服务方案,着力做好金融服务。截至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67万亿元,县域贷款余额5.90万亿元。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0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拓展延伸乡村振兴服务渠道。积极优化县域网点布局,保持脱贫地区、高海拔地区、边境地区网点数量稳中有增,推动网点向城乡接合部、重点乡镇迁移。加大离行式自助银行和“惠农通”服务点建设升级力度,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查询、转账、消费、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大力推广掌银、网银、远程银行等渠道,让农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目前,农业银行县域网点达1.26万个,覆盖所有县域;县域农村自助银行达个;在农村地区设立“惠农通”服务点26万多个。
加强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工业贷”“乡村振兴园区贷”“乡村旅游重点村贷款”等专属产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农”绿色金融、“三农”幸福产业、农村普惠金融等乡村振兴产品线,让每一个重点领域都有金融产品对接,全行“三农”特色产品达个。构建起“年度信贷政策指引+行业信贷政策+区域信贷政策”的“三农”信贷政策体系,出台粮食、种业、生猪、农药、苹果等近40个涉农行业区域信贷政策。
以科技赋能拓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加快“三农”和县域业务数字化转型,研发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加大面向农民的线上融资“惠农e贷”推广力度,将其打造成服务普通农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农户贷款品牌。实施“掌银下乡”工程,开展掌银示范村建设,推出掌银乡村版,让农村居民享受方便快捷的掌银服务。围绕县域政务和公共服务端、生产端、消费端,创新推出县域智慧政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智慧农业、智慧乡村旅游、智慧园区、智慧市场等数字化场景,助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截至年6月末,“惠农e贷”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县域,贷款余额亿元,惠及约万农户;掌银县域农村客户达1.71亿人;新建县域金融服务场景个,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签约县个,已上线平台县个,覆盖行政村9.79万个。
推进多方合作构建服务乡村振兴合力。加强与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等合作,共同支持现代农业、农业科技、乡村旅游、农村商贸、民营企业等发展。加强与省级政府合作,共同推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发展。加强银担合作,拓展业务合作范围,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等的支持力度,与农担合作份额占所有金融机构的27%,位居银行同业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农业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将紧紧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义不容辞地担起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农行力量。■
内容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bbzz/1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