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羊城晚报改版致读者为您办一份

今天,《羊城晚报》又一次全新改版!

当今传媒业,已经卷入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大分化大改组之中。如何脱胎换骨?我们将是“析肉还母,析骨还父”式的改造——把精品、本土、专业还给报纸,把快速、广泛、巨量还给网媒。

网媒就是面向网友的网媒,报纸就是面向读者的报纸。辣椒要辣,苦瓜要苦;而千万不要辣椒苦了,苦瓜辣了。因此,报纸的改革,也可以说是一场返本开新的革命。

我们追求“精品”——坚持“内容为王”。我们的报道要成为网上之源,而非网媒之流。对于纷繁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陈言去之,流言止之。在有限的篇幅内,凝聚精品,让读者开卷有益,开编有悟。

我们追求“本土”——《羊城晚报》姓“羊”,立足羊城,面向岭南。她既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本土社会的攸关者。我们的采编触角,始终以最主体最敏感的部位置于本土,为之喜,为之忧,与本土民众同其冷暖。

我们追求“专业”——以专业化要求我们的采编人员,并使之成为权威信息的吸纳者、筛选者,由博返于约,由杂归于专。在内容上,宜取则尽取,宜舍则尽舍。我们将在文化、教育、理财、健康、消费等领域,投入更多的版面,更多的心力。

我们将殚精竭虑,为您办一份这样的《羊城晚报》:权威、严谨,精致、纯净,贴心、有用。(年10月13日)

羊城晚报:新中国创刊最早、影响力最大的晚报

《羊城晚报》在陶铸的主持下,创刊于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停刊。年春节前复刊,并由叶剑英题写报头。现在隶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该报曾经是广州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年《羊城晚报》位列全球日报发行量20强。近10年连续入选亚洲品牌强。

自年10月1日创刊以来,《羊城晚报》已经走过54年的历程。该报以“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精彩报道层出不穷,一直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除去“文革”期间停刊的蹉跎岁月,无论是创办之初按照“移风易俗、指导生活”,“寓共产主义教育于谈天说地”的宗旨开拓办报新路,还是年复刊后遵循“反映生活、干预生活、引导生活、丰富生活的方针重振报业雄风,《羊城晚报》都做到了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采编精良,作风严谨,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在新闻方面,《羊城晚报》一向以自采新闻多、独家报道多,反应迅速、视野开阔而著称;在副刊方面,《羊城晚报》则以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并重,拥有大量独具岭南特色、闻名全国的名牌栏目。该报还开设各类深具服务性、实用性的专版,更是深受读者和客户欢迎。

年5月18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集团拥有《羊城晚报》、《新快报》、《可乐生活周刊》、《羊城体育》、羊城晚报电子系列报、《民营经济报》、《广东建设报》等7份报纸,还有1家出版社、1个网站以及19家包括经营电脑软件开发、广告、发行、物业、电子商务网站等各类公司的报业集团。近年,该报业集团适应媒体转型的趋势,又打造了羊城文化创意产业园。

羊城晚报为何雄风不减?夏国忠这样的读者太多!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夏国忠是个颇有知名度的人物: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懂得填词作诗,还能有板有眼地评点粤曲;从小酷爱打篮球和下象棋的他带头创建了佛山第一支女子龙舟队,短短七年就在世界大赛和国内争霸赛中夺得60多个冠军;担任镇文化站副站长的他策划、组织了西樵首届体育艺术节,为期40多天的竞赛活动轰动整个南海……谦虚的夏国忠说,是坚持读报、藏报和写日记使他的命运发生了良好的转变。

每年订报“西樵最早动手”

夏国忠年出生于西樵镇民乐村,读了几个月初中后,不幸遇上年发端的“文化大革命”,无奈之下辍学回家帮父母耕田。“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了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当我领到工资时,第一件事就是买书订报”。

年,夏国忠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年《羊城晚报》复刊后,他又改订“内容丰富,版面靓丽”的《羊城晚报》,并决心从复刊第一期开始坚持收藏这份报纸。他说,现在《羊城晚报》虽然年订价已升至多元钱,但他仍觉得很值,因为“从中了解的信息、学到的知识是个元钱也买不到的”。他自豪地说:“每年收订第二年的新报刊时,我都是西樵镇最早‘动手’的一个!”

保存报纸“我有独门武器”

对每一份《羊城晚报》,夏国忠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每天看完报后,他都整整齐齐地码起来,不让任何一处有折角或撕痕。刚收藏报纸那年,他没有经验,一张张版面宽大的报纸堆放着,既占空间又容易损坏,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想找个合适的方法完好地保存起来。

一个开电焊加工厂的朋友见他爱报心切,就帮他制作了一个“报纸压缩机”。夏国忠用这个“独门武器”把一个月累积的报纸压紧、排平后,再用尼龙绳捆住,一沓一沓放好。后来书柜放不下了,他就专门腾出一个12平方米的房间用来摆放打好包的报纸。25年下来,这个房间的大半部分已经被《羊城晚报》“占据”。

订报藏报“让我有成就感”

读报对人的素质的促进是潜移默化的。自从订阅《羊城晚报》后,夏国忠一方面对省内外和国内外的大小新闻有了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也使他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水平。年他被调到西樵文化站任职时,不但对常规的工作报告能“一挥而就”,而且开会、演讲时他不拟草稿、出口成章,下班回到家还能辅导读高中的儿女读古诗写作文。

夏国忠不止一次被西樵镇政府领导赞誉为“读报成才的标兵”。不过最让他兴奋的是,由于读《羊城晚报》时对体育新闻“多留了个心眼”,他“肚子里装了不少体育类‘墨水’”,所以在一次国际性的龙舟大赛中,国际龙舟协会竟特聘他担任整个赛事的现场解说员,“那感觉,就像宋世雄解说中国女排比赛和苏群主持NBA节目一样”。

在夏国忠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儿女以及部分亲戚都爱上了看报,尤其是现在读高中的女儿,能活用报纸上学来的词汇和句式,所以作文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棒;而在广州读大学的儿子回到家,总喜欢和父亲讨论报纸上的某些文章。

看完报纸“写日记成习惯”

夏国忠从年开始写日记,一天都没有中断过,如今已坚持了29年,用掉了99个不同规格的笔记本。

年订阅《羊城晚报》后,夏国忠发现这份报纸不但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民生、副刊等应有尽有,而且报纸所刊文章的语言简明扼要、精妙纯正,于是他写日记时开始摘录或引用《羊城晚报》的部分内容,甚至将漫画大师方唐的作品也临摹上去,心血来潮时还给报纸上某些重要新闻写点“读后感”。

作为忠实的老读者,夏国忠对《羊城晚报》的品质最有发言权。他曾经把本报前总编辑微音的杂文一字不漏地抄写在日记本上,对现任社长梁国标在“街谈巷议”上写的随笔也“照录不误”。他对本报近段时间的版面改革非常赞赏,说:“定位不变,面貌常新。有晚报特色!”(稿源:年12月23日《羊城晚报》/作者:首席记者刘正红通讯员谢文清)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hchangjiangqz.com/bbfz/1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