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与产业如何品牌化?随着数字经济、元宇宙概念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数据产权如何保护?4月26日,“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秦淮区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场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在晨光园区举办,为前来咨询的园区企业提供了不少干货。
该活动由南京市秦淮区司法局、晨光文化创意产业园主办,金陵共享律师中心、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秦淮区分中心承办,南京市秦淮公证处、北京市德贤(南京)律师事务所、江苏焯燃律师事务所、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协办的
活动现场通过设置法律咨询服务、宣传展区、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园区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推动知识产权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引导企业学习知识产权知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前来咨询的园区企业将近20家,律师和公证员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对园区企业提出的:“商标品牌保护”“著作法风险及保护方式”“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类证据保全公证”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前来咨询的园区企业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自己的身边的便捷。
其中,一些问题的解答,给文化企业提供不少干货。比如:
问:非遗传承人与产业如何品牌化?
答: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根据逐级申报的原则,向单位或居住地所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等符合《著作权法》作品特征的,建议申请著作权登记。
可以规模化生产产品的非遗项目可考虑申请注册商标进行品牌化商业化运作。同时传统非遗结合热门IP,进行创意化设计,探索新路径,非遗项目才能真正“活”起来。
问:随着数字经济、元宇宙概念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数据产权如何保护?
答:数据产业看似虚拟,但在未来时代价值极为重要。数据也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如腾讯、抖音、淘宝等互联网企业都沉淀了数以兆亿万的数据,首先要做好数据合规,保护好这些用户的数据隐私,让消费者用的放心。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同步将数据产权进行合理存证,数据产权保护和数据有效利用的有机统一,要充分尊重数据处理者的创造性劳动和资本投入,承认和保护数据处理者的合理收益。
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信立法层面也会对于数据产业有新的保护和规制措施,数据产权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与传统的个人隐私保护也有相悖之处,如何协调发展还有待于主管部门和法律层面进一步指明方向。
据悉,下一步,晨光园区也将采取线上线下直播、培训宣讲、交流互动、以案释法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讲解,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园区企业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