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全景。
学生参观水八仙科普馆。
村民采摘鸡头米。
苞子里剥出鸡头米。
鸡头米甜点。
全国连厢舞邀请赛现场。
9月10日,全省首家“水八仙”主题生态文化园——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在“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的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园。集“水八仙”科普教育、种植保护、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化园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当天,“五彩连厢甪直飞扬”第二届全国连厢舞邀请大赛在园内精彩上演,来自全国12省市的15支参赛队身穿民族服饰,舞动连厢尽显迷人风采。
甪直镇党委书记姚东介绍,近年来,甪直坚持文旅、农旅、商旅融合,建美“三大片区”,实施“四镇建设”,努力打造“绿色澄湖农情无限”的国际慢城,构建百姓宜居宜业的幸福城镇。
品味水韵八仙体验农耕野趣
“春有荸荠夏有藕,秋末慈姑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就是苏州鱼米之乡水生蔬菜的真实写照。水八仙是苏南地区的传统食物,包括芡实(鸡头米)、茭白、莲藕、水芹、慈姑、荸荠、芋艿和菱角八种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主要集中于苏州澄湖沿岸。
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坐落于甪直省级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占地亩,今年2月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该园以水八仙“种、收、观、学”及互动采摘为主题,一期开放水八仙科普展示馆、湿地科普长廊、荷田莲想、水八仙植物园、智慧农业、水八仙种质资源圃、乐活岛等景点。
夏秋之际,“水八仙”在此各显其色,可品、可摘、可赏。记者步入澄湖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满眼绿意、生机勃勃。尤其是亩芡实水田颇为壮观,水面铺满竹匾大小的芡叶,不时有水鸟在水面飞过。几位农民正穿着皮衩站在水田里采摘鸡头米。
芡实,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圆球形,尖端稍稍突起,状如鸡头,苏州人俗称“鸡头米”。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称作“水中人参”。年,澄湖“水八仙”(芡实)品牌成功获选“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49岁的杨师傅是甪直湖浜人,种植了十几亩鸡头米,迎来丰收采收期。“鸡头米成熟了不及时采下来会变老的。”芡实苞子露在水面上只有一点点头,有的连头都不露,隐在水下。凭眼睛无法判定生熟,只能靠手感,硬中带软的苞子才是熟的。“这个熟了。”只见她娴熟地翻开反面带刺的芡叶,摸到成熟的便小心翼翼用竹刀割下。
“没想到鸡头米是这样采的!”“原来这叶子下面是红菱!”通过刚在水八仙科普馆里的参观了解,几位市民欣喜地认出了各种蔬菜;看到几位农妇一粒粒地剥鸡头米,不禁感叹“纯手工细活,粒粒皆辛苦!”
来自姑苏区的韩先生一家五口游览水八仙生态文化园,一路看、一路拍流连忘返,“原本就想买几斤新鲜鸡头米带回去,没想到水八仙文化园里别有一番农耕野趣!”8岁的儿子对鸡头米采收感兴趣,站在田埂上看得入神;妻子则拍下水八仙营养菜谱,准备回去学做。
据介绍,水八仙科普展示馆已于年对外开放,作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该馆以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展示水八仙生长、采收、加工等过程,生动诠释水八仙的自然、文化与美食属性。每年寒、暑假还会推出水八仙体验实践课程,通过开展实地采摘、历史讲解等让孩子深入了解,吸引上千学生积极报名。而在水八仙种质资源圃里,保存并收集了苏州“水八仙”地方传统品质及各地优质特色品质多种,是目前省内唯一的“水八仙”种质资源圃。
为了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水八仙生态文化园还设有“生态马场”、“水陆两栖闯关”、“芦苇迷宫”以及“孔雀岛”等多个游玩项目,其中“孔雀岛”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孔雀观赏基地,目前有多只印度孔雀散养其间,可与游客零距离互动。
“三旅融合”发展建美“三大片区”
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吴中区甪直镇车坊片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坐拥近11公里澄湖湖岸线,含6万亩澄湖水域及4万亩农用地。园区立足“水八仙”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水生蔬菜、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绿化林带“三水一绿”为主导,水果、花卉园艺为有效补充的农业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近年来,澄湖农业园按照“农业小镇、生态小镇、绿色小镇”发展定位,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特色农业,保护耕地农田、修复涵养生态、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水八仙生态文化园等农旅载体,培育农家乐、民宿客栈等“慢生活”休闲业态,种植培育水八仙、生鲜水果等高效特色农业,全面推动旅游、生态、农业的特色融合发展。
漫步澄湖农业园,田园景色秀美、村庄小桥流水、民居粉墙黛瓦。秀美的“鱼米之乡”乡村景致已成为农业旅游发展的靓丽风景线。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农业园重点规划以“农业观光为主线、休闲体验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基础,水八仙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由单一的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采摘购物、休闲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兴产业示范园和田趣慢城新乐园。
甪直古镇与苏州古城同龄,有着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拥有保圣寺罗汉塑壁(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水乡妇女服饰(首批国家非遗代表作)两大国宝,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环境优美镇。近日,区位优势明显、生态人文兼具、三次产业齐全、宜居宜业宜游的甪直成功跻身“全国重点镇”。
“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是兼具美丽乡村田园风光和江南鱼米之乡风貌的农旅融合项目,将成为继甪直古镇景区后甪直旅游产业的又一靓丽名片。”甪直镇镇长陈菊林介绍,近年来,甪直加速“双轮驱动、三区并举”发展,实现了古镇片区、新镇片区、农业园区“三区并举”,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业并进”,文旅、商旅、农旅“三旅融合”特色协调发展。
“十三五”发展中,澄湖农业园区重点保护土地、修复生态,深挖农业特色产业链延伸;古镇片区将围绕水乡古镇联合申遗进行5A综合提升,重点保护传承历史人文等;新镇片区无缝对接苏州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和城市经济,加快打造吴淞江城镇居住组团和工业地产区、模具装备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甪盛汽车广场等产业集聚区。
姚东书记表示,建美甪直“三大片区”,就是要“农旅”融合将澄湖农业园区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区;“文旅”融合将古镇片区打造成为文旅新名片;“商旅”融合将新镇片区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极。
打造“国际慢城”构建幸福城镇
“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只是甪直‘全域旅游’项链里的一颗珍珠,接下来,整个澄湖农业园区将引进‘国际慢城’慢生活理念,打造静谧悠闲田园慢生活全域旅游目的地。”姚书记介绍,亩垂钓园、亩“水八仙”文化园景区与田肚浜“农家乐”美食村、节子浜民居民宿自然村、市级蔬菜基地遥相呼应,往南延伸至瑶盛生态村千亩观光采摘基地,打造清水绿田、蓝天白云的休闲观景和“常坐、慢走、深呼吸”的慢城空间,引导当地农民创新创业、共同致富。
这一理念,其实始终贯穿在甪直镇的发展历程内。“十三五”发展中,甪直以工业重镇、文旅名镇、美丽乡镇、幸福城镇的“四镇建设”为抓手:建设工业重镇,打造甪直成为吴中先进制造业轴的重要一端;建设文旅名镇,打造甪直成为吴中文旅产业带的重要一环;建设美丽乡镇,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保持好甪直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鱼米之乡韵味和绿色自然生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前三个‘建设’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构建百姓的‘幸福城镇’。”姚东指出,建设幸福城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惠民富民安民力度,让全镇百姓不断增加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让老百姓感受到甪直既是宜居的又是乐业的。
以澄湖农业园区为例,自年启动以来已形成“水八仙”蔬菜基地、特种果品生产、热带水果的种植采摘园,在出台项目招商、资金扶持、自主创业的基础上,镇政府为农民建立“互联网”农业发展工程、农产品展示等各种平台,为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增收致富。
据统计,从年到年,农业园水生蔬菜总产值从万元增长到万元,年均总产值增加12%;农民生产亩均产值从0元上升到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从元上升到元,累计增长56.3%。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万元跃升至万元,累计翻了一番多。扬子晚报记者顾秋萍
(《扬子晚报》年9月14日C3整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