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文学岁月印记华平梦回乔家湾五

北京专科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10/8833187.html

(五)

乔家湾生产队有两个大型农具,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阿尼用的老黄牛,就这么一头牛,负担可不小,“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日出”。耕田、霸田、打场全靠它。牛,是丰衣足食的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拽拉着时代悠然前行。不久前,习总书记就要求在新时代要甘为孺子牛,争当拓荒牛,愿做老黄牛。正值牛年,我们就要发扬牛的艰苦奋斗精神,积极耕耘,奋发图强。此时,我深深地怀念彼时亲近过、骑过的老黄牛,向它鞠躬。

另一个便是六吨的水泥船。在没有货车、拖拉机等机械化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情况下,装运稻麦把、棉花,装化肥、人粪、卖公粮等都是靠这条船。船的后夹舱上装有一个结实的棚子,木板打的比较厚实,夏天可以躺上头睡觉乘凉,里面可以睡一个人,也可以放东西。如果行远路就在船头或船尾用砖头和烂泥支个临时锅腔。高中毕业那阵子,算是回乡知青吧,就参加生产劳动。队长看我刚出校门时农活还不怎么安行,就安排我与黄大爷、号二爷两位年纪比较大的一起弄弄船,装装肥料什么的,先“锻炼”“锻炼”。

一次到上冈镇上去买粪,他们挑

,我就舀,小舀子太慢,大舀子又端不动。他们干脆就一人舀,一人挑,让我烧饭,锅腔就在船头上,棉花杆子和稻草在前夹舱里。那天,他们说平时在家没得荤腥,今天买斤把“肌油渣”和青菜烀烀,解解馋。先烧饭,盛起来再烧汤。你别说那个油渣烧青菜香喷喷的、油滑滑的,好吃得没得命。尽管中舱里的大粪不时飘来阵阵臭味,但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的,三个人把半锅汤就全部滑下肚了。如今的人们对猪油渣已不当回事了,甚至还当作垃圾食品了,不过城里还有少数的土菜馆里有这道菜,说是“乡愁菜”“回味菜”,但不管怎么说,吃不出那时的味儿来了,为什么?“食饱无滋味”,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作者简介:

华平,男,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喜欢阅读。偶在《建湖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发表文章。

作者风采:

编辑部寄语:

梦溪园,是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晚年隐住并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地方。历史上的梦溪园,是一座著名的宋代文人宅园,虽原貌如园前之景、门侧之溪早随历史的变迁而变迁,但其山依旧,其园尚存,其主人立身立学之风骨薪火相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ngziwanbaoa.com/bbfz/12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